赏析:
词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失望,因此他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整首词通过描写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词的上片以清明寒食时节的柳絮和阴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愁绪万端的氛围。词人通过描述自己的遭遇,揭示了他们的困境。词人原本负责查禁洋船和禁毁鸦片的工作,但却被调任到了另一个地方,失去了与帝国主义对抗的机会。这使得词人感到失落和不满,对朝廷产生了怀疑和不信任的情绪。词中的问句“君住也,缘何意?侬去也,缘何意?”表达了词人对朝廷决策的质疑和不解。
词的下片则着重表现词人对国家事务的感叹。词人通过暗喻来揭示朝廷在对外政策上的犹豫不决。朝廷时而想和,时而想战,举棋不定。这使得词人感到焦虑和担忧,他们希望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但却被朝廷所限制。词人用“眼下病,肩头事。怕愁重如春担不起”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无奈。
整首词以“心应碎”作为结尾,表达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词人感到自己的心已经碎裂,无法承受更多的痛苦。词人通过重复的句式和词语,强调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也突出了词的主题。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词人的失落、不满和无奈,使整首词充满了悲凉和沉重的氛围。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时代背景下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