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慢·踏青的赏析

赏析
《春日踏青图》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姑娘们踏青活动的词。词人王观以工丽、尖新的笔触,将春天的天气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相结合,创作出一幅风流楚楚、生意盎然的春景图。

词的开头两句打破了一般词中写春景的套路,写出了初春时节人们不太注意的自然景物的变化:雨变成酥,冰化为水。这种描写深入地表达了春神主持造化的本领,将大自然的运行形象化。接下来的三句则表达了浓郁的春意,赞美了“东君”。这三句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前两句是由后一句生发而出,词人将它们倒置过来,先画龙而后点睛,更加生动有趣。

接下来的一句疑问句表明已经到了残寒尽退、到轻暖的时候。这个疑问句式不仅为了跌宕生姿,也是为了向“东君”表示敬意。紧接着的两句写姑娘们趁着轻暖的天气结伴踏青,这里的“平头鞋子小双鸾”是词人别具匠心的地方,为下文做了伏笔。

最后一句化用了王维《汉江临眺》诗中的名句,用来描写姑娘们在野外所看到的迷蒙的秀色。这样,不仅写出了阳春烟景,还能感受到姑娘们愉悦的心情。

整首词运用口语,生动地描绘了天气的变化,活泼而有趣。词人王观的构思新颖,造语佻丽,给词赋予了他独特的艺术特色。尽管词的内容单薄,境界狭小,不出传统格调,但通过对春景的描绘,词人成功地将天气的变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幅生动而美丽的春景图。


诗文: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相关标签:春天踏青写景庆清朝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