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崔相百忧章的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而闻名。然而,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期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场叛乱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和破坏。在这个时候,永王李璘作为皇帝的弟弟,他以平定叛乱为号召,希望能够聘请李白加入他的幕府,共同为国家的安定和复兴做出贡献。

李白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立功的愿望,积极应聘入幕。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唐肃宗和永王李璘之间发生了夺权内讧。李亨最终消灭了李璘的军队,夺取了皇位。而李白因为与李璘有关联,也因此获罪,被投入浔阳监狱。

在监狱中,李白写下了《上崔相百忧章》这首诗,这是他写给当朝宰相崔涣的。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国家动荡和自己困境的忧虑和无奈之情。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崔涣的求助和希望能够得到宽恕和重用的愿望。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凸显了李白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形象,他不仅在平静的时候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也在动荡的时候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也成为了李白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诗文: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
微诚不感,犹絷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万愤结缉,忧从中催。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覆盆傥举,应照寒灰。


相关标签:抒情悲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