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崔相百忧章》原文赏析

  • shàng
    cuī
    xiāng
    bǎi
    yōu
    zhāng
  • [
    táng
    dài
    ]
    bái
  • gòng
    gōng
    tiān
    weí
    zhōng
    cuī
  • kūn
    jīng
    pēn
    dàng
    yáng
    tāo
    leí
  • lóng
    xiàn
    rén
    chéng
    huò
    taī
  • huǒ
    fén
    kūn
    shān
    shí
    xiāng
  • yǎng
    lín
    bǎo
    yán
    weī
  • jiàn
    shí
    kaī
    huī
    huí
  • zōu
    yǎn
    tòng
    yàn
    shuāng
    lái
  • weī
    chéng
    gǎn
    yóu
    zhí
    xià
    tái
  • cāng
    yīng
    jué
    dān
    cuī
    weí
  • háo
    shèng
    diāo
    wáng
    fēng
    shāng
  • wén
    weì
    sāng
    dōng
    yuè
    tuí
  • táo
    chǔ
    nán
    zōu
    tuō
    zaī
  • jiàn
    chí
    èr
    gōng
    suǒ
  • zhòu
    jìn
    lín
    lái
    zaī
  • xīng
    mén
    cǎo
    zhì
    èr
    hái
  • wàn
    fèn
    jié
    yōu
    cóng
    zhōng
    cuī
  • jīn
    jìn
    weí
    chóu
    meí
  • jiǔ
    tài
    xiě
    yíng
    beī
  • tái
    xīng
    zài
    lǎng
    tiān
    wǎng
    chóng
    huī
  • shēn
    ēn
    xiá
    cái
  • cháng
    feī
    zuì
    caī
  • pén
    tǎng
    yìng
    zhào
    hán
    huī

原文: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
仰希霖雨,洒宝炎煨。
箭发石开,戈挥日回。
邹衍恸哭,燕霜飒来。
微诚不感,犹絷夏台。
苍鹰搏攫,丹棘崔嵬。
豪圣凋枯,王风伤哀。
斯文未丧,东岳岂颓。
穆逃楚难,邹脱吴灾。
见机苦迟,二公所咍。
骥不骤进,麟何来哉!
星离一门,草掷二孩。
万愤结缉,忧从中催。
金瑟玉壶,尽为愁媒。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
台星再朗,天网重恢。
屈法申恩,弃瑕取材。
冶长非罪,尼父无猜。
覆盆傥举,应照寒灰。


相关标签:抒情悲愤

译文及注释

(1) 崔相:崔涣。唐玄宗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
(2) 共工:古代传说中的人物,与颛顼争夺帝位,怒触不周山。参见《列子》《淮南子》。赫怒:勃然震怒。《列子》:“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成公绥《天地赋》:‘共工赫怒,天柱摧折。’”
(3) 天维:天的纲维,喻国家的纲纪。宋玉《大言赋》:“壮士愤兮绝天维。”
(4) 鲲:北溟大鱼也。鲸:亦海中大鱼。
(5) 祸胎:祸根。《汉书·枚乘传》:“福生有基,祸生有胎。” 《上崔相百忧章》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而闻名。然而,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期间,发生了安史之乱,这场叛乱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动荡和破坏。在这个时候,永王李璘作为皇帝的弟弟,他以平定叛乱为号召,希望能够聘请李白加入他的幕府,共同为国家的安定和复兴做出贡献。

李白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立功的愿望,积极应聘入幕。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唐肃宗和永王李璘之间发生了夺权内讧。李亨最终消灭了李璘的军队,夺取了皇位。而李白因为与李璘有关联,也因此获罪,被投入浔阳监狱。

在监狱中,李白写下了《上崔相百忧章》这首诗,这是他写给当朝宰相崔涣的。这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国家动荡和自己困境的忧虑和无奈之情。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崔涣的求助和希望能够得到宽恕和重用的愿望。

这首诗展现了李白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乐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凸显了李白作为一个爱国诗人的形象,他不仅在平静的时候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也在动荡的时候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也成为了李白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上崔相百忧章》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生活困苦的景象。诗人以“星离”来比喻家庭的分离,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的痛苦和无奈。“独宿”以下八句,诗人表达了对崔涣的期望和希望能够得到理解和帮助的愿望。他用“独宿”来形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希望崔涣能够听到他的呼唤,给予他援助和支持。“独宿”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在囹圄中的孤独和无助。“崔涣”以下四句,诗人再次表达了对崔涣的期望和希望能够得到昭雪的愿望。他用“崔涣”来代表当时的宰相,希望他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为他洗刷冤屈。整首诗以悲愤的情绪贯穿始终,通过描写自己的遭遇和对崔涣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上崔相百忧章》赏析详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照片
李白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对李白的整理补充,包括出生和死亡信息: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祖籍据待考,但出生地为西域碎叶城。在他4岁时,他随父亲迁往剑南道绵州。

李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文作品超过千余篇,其中包括许多经典之作。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情感激昂为特点,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爱情的热情追求。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白的诗文集《李太白集》流传至今。这本集子收录了他的许多著名作品,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762年,李白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墓地位于今天的安徽当涂,而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也有纪念馆来纪念他的卓越贡献。李白的逝世给文学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他的诗歌作品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猜您喜欢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宋代 陆游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记游松风亭

宋代 苏轼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
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书临皋亭

宋代 苏轼

东坡居士酒醉饭饱,倚于几上。
白云左缭,清江右洄,重门洞开,林峦坌入。
当是时,若有思而无所思,以受万物之备,惭愧!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