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以晏几道的《木兰花》为基础,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于春色难留和爱情的愁恨之情。文章首先解释了起句的双关含义,指出春色难留和美人将去都引发了愁恨之情。接着,文章提到酒原本可以解愁解恨,但现在酒杯常浅,加重了愁恨之情。然后,文章通过描述五更风和千里梦,预示了酒阑人散后的愁恨不断。夜深梦飞千里,却被风声惊醒,春色已渺不可寻,庭院竟成这般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
下片开头,文章以几许风流、几般娇懒来正面描写美人。虽然美人还在席上,但在词中,已经驰骋想象,写到别后的千里梦,那风流、娇懒已经空留记忆。这增加了愁恨之情,因此继续写道“问相见何如不见?”
接下来,文章提到燕飞、莺语本来是悦目悦耳的,但对于相思之苦的人来说,只会增加烦恼。这两句不是写席上的所见所闻,而是承千里梦,写枕上的烦乱心绪。恨重帘不卷,指的是人在屋内,重帘遮掩,无法寻觅那人,望不远,但还是要望。于是望见帘内的屏风,翠屏平远一句虽然费解,但作为全词的结句,至关重要。翠屏上的图画展现了辽阔的境界,辛弃疾的主人公辗转反侧,想念美人,恨无人替他卷起的珠帘遮住视线,但当视线移向翠屏上的江山平远图,便恍惚迷离,以画境为真境,目望神驰,去追寻美人的芳踪。文章通过描写情感细腻的表达,将一个情痴的神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