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的鉴赏

鉴赏
这篇鉴赏文章主要对一首词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文章指出这首词的境界鲜明,形象突出,情思深婉。作者运用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艺术的形象性,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文章首先解释了词的首句“万顷风涛不记苏”的意义,指出“苏”指的是苏州,而“公”指的是苏轼。这句词表达了苏轼未将苏州的风灾记挂心上。

接下来,文章分析了词的上下两片。上片描写了词人酒醉后听到风声的情景,以及天明时银装世界的景象。词人从雪兆丰年的联想中,想象到丰收景象,为人民能够饱食感到庆幸。下片回忆了徐君猷过访时的情景,描述了歌伎的美丽形象和词人的忧思。

文章指出词人呵手镊霜须的动作增强了艺术的形象性和含蓄性,揭示了抒情主人公谪贬的特定环境中的忧思。词中的白雪萦绕翠袖和鲜艳的绛唇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加了词的含蕴。

最后,文章指出上下两片的重点是最末的无声形象。它们彼此呼应,互为表里,表现了词人一个昼夜的活动和心境。文章还赞扬了词中遣词和用字的准确形象,如“不记”二字切词序“酒醒”表现了醉中的朦胧,“但令”一词确切地表达了由实景引起的联想中产生的美好愿望,“烂樱珠”活画出酒后朱唇的红润欲滴。

总的来说,这篇鉴赏文章对词的意境、形象和情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赞赏了作者运用艺术手法表达内心世界的能力。


诗文: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


相关标签:婉约贬谪忧思写景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