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小雅·北山》是一首怨刺诗,通过对劳役不均的揭露,展现了统治阶级上层的腐朽和下层的怨愤。诗的前三章表达了士的工作繁重、朝夕勤劳以及四处奔波的怨愤。其中,“嘉我未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大夫役使下属的手段,既是赞扬又是夸奖,展示了统治者的嘴脸。
后三章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十二句描述了大夫和士这两个对立形象。大夫过着安闲舒适的生活,享受着饮酒和睡大觉的乐趣,对征发号召漠不关心,只顾自己的享乐,甚至挑剔别人的错误,说闲话。而士则被大夫役使,忙碌辛苦,忙于各种事务,时刻担心出错被上司惩罚。通过对比,揭示了不合理的等级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性。
整首诗没有评论和抒发感慨,通过鲜明的对比,读者可以自然地得出结论。这种写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体味诗中的意境,不需要直接表达。因此,吴闿生在《诗义会通》中称赞这是一种“妙笔”。
唐代韩愈的《南山》也借鉴了《小雅·北山》的对比手法,但相比之下,韩愈的诗过于繁富,情感不够深刻,被批评为“汉赋体段”。相比之下,《小雅·北山》更加情切明晰。
在《小雅·北山》的第五章中,首句“或不知叫号”被现代学者解释为“呼叫号哭”或“人间烦恼”。这句话多被翻译为“人民痛苦的怨诉或号哭”。这样的解释多表达了大夫听不到人民的痛苦和怨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