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故事:
在古老的宫廷里,
有一位不幸的宫女。
她渴望君王的宠幸,
但始终未能如愿。
深夜时分,她只能上床,
心中充满怨怅。
宠幸无望,只能求个好梦,
然而连梦境也难以实现,
怨怅又增加了一层。
梦想破灭,她揽衣推枕,
挣扎坐起,泪湿罗巾。
这时,前殿传来笙歌之声,
原来君王正在那边欢乐。
这又增加了三层怨怅。
她的鬓发堆满了乌鸦,
红颜未老,却有四层怨怅。
曾经受过君王的宠爱,
如今却无端断绝,
怨怅又增加了一层。
夜已深沉,她濒临绝望,
但她转念一想,
君王听完歌舞后,
会不会想起她呢?
她斜倚熏笼,浓熏翠袖,
等待君王的召幸。
然而,一直坐到天明,
幻想终究破灭,
怨怅又增加了一层。
这种情思,六层交织,
缠绵不断,如茧抽丝。
短短四句,细腻地描绘了
失宠宫女复杂的内心世界。
她夜晚不眠,期待君王的宠幸,
表达了她的希望;
听到前殿歌声,君王正在寻欢作乐,
写下了她的失望;
君恩已断,仍斜倚熏笼坐等,
写下了她的苦望;
坐到天明仍不见君王,
再次写下了她可悲的现实。
整首诗从希望转向失望,
再从失望转向苦望,
最后又转向绝望。
从现实中进入幻想,
再从幻想中进入痴想,
最后再次跌入现实。
千回百转,诗人倾注了
对不幸者深挚的同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