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二:
王和卿的《醉中天·咏大蝴蝶》以大蝴蝶为主题,这种蝴蝶在燕市确实存在,因此在陶宗仪的《辍耕录》中有所记载。作者善于夸饰和比喻,通过运用庄周梦蝶的故事,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想象的天地。他以“弹破庄周梦”作为开篇,运用“物化”承转的自由观念,赋予了大蝴蝶神秘的色彩,开拓了想象的意义和空间。
其次,作者通过夸张的描写,将大蝴蝶的翅膀形容得非常华丽。例如,“两翅驾东风”、“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等句子,暗含了《逍遥游》中的趣味。大蝴蝶在转化后,形态轻盈自如,惊动了采蜜的蜜蜂,甚至将卖花为生的人搧过桥东,这些情节充分展现了元曲中谑浪诙谐的特点。
读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作者自我吹嘘的作品,也有人从元代社会的现实角度来解读其隐喻和象征意义,认为大蝴蝶代表了当时权贵和势要人物,以及花花太岁和浪子丧门的化身。这种解读并不牵强,因为诗中的“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正是关汉卿笔下鲁斋郎、葛皇亲、杨衙内等人对妇女的虐待行为的真实写照。
总之,王和卿的《醉中天·咏大蝴蝶》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想象的天地,赋予了大蝴蝶神秘的色彩,并展现了元曲中谑浪诙谐的特点。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既可以看作是作者自我吹嘘的作品,也可以从元代社会的现实角度来理解其隐喻和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