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天·咏大蝴蝶》原文赏析

  • zuì
    zhōng
    tiān
    ·
    yǒng
    dié
  • [
    yuán
    dài
    ]
    wáng
    qīng
  • dàn
    zhuāng
    zhōu
    mèng
    liǎng
    jià
    dōng
    fēng
    sān
    bǎi
    zuò
    míng
    yuán
    cǎi
    kōng
  • shuí
    dào
    fēng
    liú
    zhòng
    shā
    xún
    fāng
    fēng
  • qīng
    qīng
    feī
    dòng
    mài
    huā
    rén
    guò
    qiáo
    dōng

原文: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相关标签:咏物醉中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挣破了那庄周的梦境,来到现实中,硕大的双翅驾着浩荡的东风。把三百座名园里的花蜜全采了一个空,谁知道它是天生的风流种,吓跑了采蜜的蜜蜂。翅膀轻轻搧动,把卖花的人都搧过桥东去了。

注释:
“弹破”句:意为蝴蝶大得竟然把庄周的蝶梦给弹破了。
弹:一作“挣”。
庄周梦: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曾为漆园吏,有《庄子》一书。据说他曾梦见自己化为大蝴蝶,醒来后仍是庄周,弄不清到底是蝴蝶变成了庄周,还是庄周变成了蝴蝶。
一采一个空:一作“一采个空”。
谁道:一作“难道”。
风流种:一作“风流孽种”,风流才子,名士。
唬杀:犹言“吓死”。唬,一作“諕(huò)”。
諕:吓唬;杀:用在动词后,表程度深。
轻轻飞动:一作“轻轻搧动”。一本“轻轻”后还有“的”字。 《醉中天·咏大蝴蝶》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根据元人陶宗仪的《辍耕录》记载而写成的。记载中提到了大名王和卿和关汉卿这两位滑稽挑达的人物,他们在当时传播四方,备受瞩目。在中统初的时候,燕市出现了一只异常巨大的蝴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大名王和卿对这只蝴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一首名为《醉中天》的小令。这首小令通过描绘蝴蝶的美丽和壮丽,使得这只蝴蝶的名字更加著名起来。与此同时,关汉卿作为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人物,常常受到王和卿的讥谑和嘲笑。尽管关汉卿极力回应,但最终却无法胜过王和卿的嘲讽。

这段材料揭示了王和卿和关汉卿处在同一时期,而燕市出现的异常巨大蝴蝶正是王和卿创作《醉中天》小令的契机。这个背景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起点,可以展开关于王和卿和关汉卿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以及他们对蝴蝶的不同理解和表达方式等等。 《醉中天·咏大蝴蝶》创作背景详情»

鉴赏三

这篇小令在艺术上最大的特色是其高度夸张的表现手法。作者将蝴蝶的大小夸张到了怪诞不经的程度,但是这种夸张却又不失有趣。读者在欣赏的同时不禁会忍俊不禁,同时也会反复思考其中的含义。从语言上来看,这支小令的风格非常随意朴野,浅显易懂,几乎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修饰。尽管看起来像是随手写下的作品,但是却能给人以橄榄的味道,这正是散曲的最高境界。 《醉中天·咏大蝴蝶》鉴赏三详情»

鉴赏一

典范之一。

这首《咏大蝴蝶》以其独特的构思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元散曲咏物的独特魅力。首先,作者通过对蝴蝶的夸张描写,使其成为一只巨大而强大的存在。蝴蝶不仅能够挣破庄子的梦境,还能够将整个城中的名园中的花蜜一网打尽。这种夸张的描写使得蝴蝶具有了超凡脱俗的形象,给人以震撼和惊叹之感。

其次,作者通过对蝴蝶与蜜蜂的对比,展现了蝴蝶的强大和威严。尽管蝴蝶不是“风流种”,但它的气概和行事风格却让人印象深刻。它凭借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不仅能够轻松采花,还能够让蜜蜂望而生畏。这种对比使得蝴蝶的形象更加鲜明,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强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最后,作者通过对蝴蝶与卖花人的互动描写,展现了蝴蝶的飘逸和离去。蝴蝶像一阵微风般飘过桥东,给人一种轻盈和自由的感觉。这种描写不仅使得蝴蝶的形象更加生动,也给人以春意盎然的感受。整首曲子以蝴蝶的来去为线索,通过巧妙的句式和表达方式,将蝴蝶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咏大蝴蝶》通过对蝴蝶的夸张描写、对比描写和互动描写,展现了蝴蝶的强大和威严,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强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整首曲子形象生动,巧思连发,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堪称元散曲咏物的典范之作。 《醉中天·咏大蝴蝶》鉴赏一详情»

鉴赏二

王和卿的《醉中天·咏大蝴蝶》以大蝴蝶为主题,这种蝴蝶在燕市确实存在,因此在陶宗仪的《辍耕录》中有所记载。作者善于夸饰和比喻,通过运用庄周梦蝶的故事,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想象的天地。他以“弹破庄周梦”作为开篇,运用“物化”承转的自由观念,赋予了大蝴蝶神秘的色彩,开拓了想象的意义和空间。

其次,作者通过夸张的描写,将大蝴蝶的翅膀形容得非常华丽。例如,“两翅驾东风”、“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等句子,暗含了《逍遥游》中的趣味。大蝴蝶在转化后,形态轻盈自如,惊动了采蜜的蜜蜂,甚至将卖花为生的人搧过桥东,这些情节充分展现了元曲中谑浪诙谐的特点。

读者可能会认为这是作者自我吹嘘的作品,也有人从元代社会的现实角度来解读其隐喻和象征意义,认为大蝴蝶代表了当时权贵和势要人物,以及花花太岁和浪子丧门的化身。这种解读并不牵强,因为诗中的“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正是关汉卿笔下鲁斋郎、葛皇亲、杨衙内等人对妇女的虐待行为的真实写照。

总之,王和卿的《醉中天·咏大蝴蝶》通过夸张和比喻的手法,将现实世界转化为想象的天地,赋予了大蝴蝶神秘的色彩,并展现了元曲中谑浪诙谐的特点。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既可以看作是作者自我吹嘘的作品,也可以从元代社会的现实角度来理解其隐喻和象征意义。 《醉中天·咏大蝴蝶》鉴赏二详情»

元代诗人王和卿的照片
王和卿

王和卿是元代散曲家,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他的出生地是大名,现属河北省。《录鬼簿》将他列为前辈名公,但不同版本的书籍对他的称呼有所不同。天一阁本称他为王和卿学士,孟称舜本则称他为散人。他与关汉卿是同时代的人,但比关汉卿早逝世。明代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将他列为“词林英杰”之一,共有一百五十人。现存的王和卿的散曲作品包括21首小令和1首套曲,可以在《太平乐府》、《阳春白雪》、《词林摘艳》等文集中找到。

猜您喜欢

仙吕·一半儿

元代 王和卿

将来书信手拈着,
灯下姿姿观觑了。
两三行字真带草,
提起来越心焦。
一半儿丝挦一半儿烧[1]。

【仙吕】一半儿

元代 王和卿

题情

鸦翎般水鬓似刀裁,水颗颗芙蓉花额儿窄,待不梳妆怕娘左猜。不免插金钗,一半儿鬅松一半儿歪。书来和泪怕开缄,又不归来空再三,这样病儿谁惯耽?越恁瘦岩岩,一半儿增添一半儿减。将来书信手拈着,灯下姿姿观觑了,两三行字真带草。提起来越心焦,一半儿丝撏一半儿烧!别来宽褪缕金衣,粉悴烟憔减玉肌,泪点儿只除衫袖知。盼佳期,一半儿才干一半儿湿。

【仙吕】醉中天

元代 王和卿

别情

瘦了重加瘦,愁上更添愁。沈瘦潘愁何日休,削减风流旧。一自巫娥去后,云平楚岫,玉箫声断南楼。

咏大蝴蝶

蝉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个空。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咏俊妓

裙系鸳鸯锦,钗插凤凰金。俊的是庞儿,俏的是心。更待褒弹甚,掺土也似姨夫斗侵。交他一任,知音的则是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