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这首诗以模仿《离骚》的诗意为基础,描述了诗人在池边种下七株梅树的情景。诗人借用了屈原在《离骚》中的句子,将大量种植香草喻为培育各种人才的希望。同时,白居易亲手栽梅也寓意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挽救时局。诗人非常希望梅花能够完好无损地成长。
整首诗通过栽梅一事,表达了诗人良好的愿望。开头一句“池边新种七株梅”明确了栽梅的地点和数量。接下来的“欲到花时点检来”揭示了诗人的打算,即在梅花盛开时前来观察和欣赏。其中,“点检”一词不仅包含了观赏的意味,还暗示了对梅树生长情况和梅花美丽程度的关注。
白居易在担任苏州刺史期间,曾为皇帝挑选贡桔而来到此地游览。长洲苑中桃李芬芳,争奇斗妍,表面上看它们艳丽动人,但却易于凋零。此刻,诗人似乎怀着对梅花的嫉妒心理。诗中将桃李喻为小人,诗人明确表示他更希望自己亲手种植的梅花盛开,而不担心桃李的嫉妒。通过将梅花与桃李进行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性的喜爱和对其他花卉的不屑。
整首诗通俗晓畅,风格平淡。诗人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清晰地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期望和喜爱。诗中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对梅花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