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的赏析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围绕文忠周郎和苏轼的才华和性情展开。文章指出文忠和周郎都是难得一遇的贤才,东坡以他们为榜样,并对他们持有激赏之意。无论是著文还是作诗,东坡认为应该像文忠和周郎一样怀有真性情,他们是真正的性情中人。

苏轼在《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这句话表明苏轼一生都执着于道义,秉持着这种感情。

文章还提到了“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这句话,后人常常称赞这个知音,指的是佳友,也许还指的是数朝之后的人。他们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才华,这种跨越时代的知音可能也带有怀才不遇之感。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主要强调了文忠周郎和苏轼的才华和性情,以及他们在文学和友谊中的重要性。他们的才华和真性情使他们成为后人所敬仰的榜样。


诗文: 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相关标签:送别赞美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