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原文赏析

  • sòng
    ōu
    yáng
    tuī
    guān
    huá
    zhōu
    jiān
    jiǔ
  • [
    sòng
    dài
    ]
    shì
  • guān
    wén
    zhōng
    gōng
    jiē
    chāo
    yuè
  • zhòng
    zhū
    jìng
    cùn
    zhào
    guāng
    yuè
  • hǎo
    shī
    zhēn
    tuō
    xià
    xiān
    luò
  • zhī
    yīn
    zhōu
    láng
    lún
    yīng
  • wén
    zhāng
    nǎi
    shì
    xué
    dào
    tàn
    xuán
  • weí
    cháng
    bái
    zhǔ
    míng
    shū
    jiàng
  • níng
    zhī
    zhòng
    chún
    jiàn
    jīng
    chéng
    zhī
    dōng
    yuē
    mèng
    dào
    shì
    chí
    gào
    shēn
    shòu
    yuē
    shàng
    mìng
    weí
    cháng
    bái
    shān
    zhǔ
    xiáng
    míng
    nián
    zhòng
    chún
  • shāng
    xīn
    qīng
    yǐng
    weǐ
    bàn
    bái
    ōu
  • jiàn
    sān
    shào
    nián
    yǒu
    qiān
  • qiān
    nán
    dào
    qiǎn
    kuài
    juě
  • lín
    fēn
    chū
    yuàn
    shū
    zhī

原文: 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相关标签:送别赞美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看欧阳修,他一个人就超越了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和陈子昂。仲也珠径长一寸,光耀黑夜中如皎洁月光。好诗如同脱逃之兔,下笔之前如同将落之鹘。寻一知音如周郎,言论谈吐意气风发。著文是自己之事,学习道行如探寻玄妙至极的窟洞。死为长白山主,有楼名为书绛。
(熙宁末年,仲纯之父在京城东面会见我,说:“我梦到道士拿着委任官职的文凭对我说,上天任命我为长白山主,这是什么征兆?”第二年,仲纯之父亡。)
伤心望见颍河,已经伴随着白鸥远去。欣喜之余遇三少年,都是难得的贤才。再远的地方也不难到达,也不要把这些不羁之才遣回。临别时再三相告,但愿你以笏记下。

注释:
文忠公:指的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文忠是他的谥号。
四子:指的是蜀中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王褒、扬雄、陈子昂。
周郎:指的是三国东吴都督周瑜,周郎是美称。
千里骨:出自典故:燕昭王以千金买千里骨马。
历块蹶:引申指不羁之才。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译文及注释详情»

赏析

这篇赏析主要围绕文忠周郎和苏轼的才华和性情展开。文章指出文忠和周郎都是难得一遇的贤才,东坡以他们为榜样,并对他们持有激赏之意。无论是著文还是作诗,东坡认为应该像文忠和周郎一样怀有真性情,他们是真正的性情中人。

苏轼在《将至广州用过韵寄迈迨二子》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说:“皇天遣出家,临老乃学道。”这句话表明苏轼一生都执着于道义,秉持着这种感情。

文章还提到了“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这句话,后人常常称赞这个知音,指的是佳友,也许还指的是数朝之后的人。他们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才华,这种跨越时代的知音可能也带有怀才不遇之感。

总的来说,这篇赏析主要强调了文忠周郎和苏轼的才华和性情,以及他们在文学和友谊中的重要性。他们的才华和真性情使他们成为后人所敬仰的榜样。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赏析详情»

宋代诗人苏轼的照片
苏轼

苏轼(1037-1101)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和美食家。他的字是子瞻,号称东坡居士。苏轼是汉族,出生在四川,去世后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苏轼一生经历了许多仕途上的坎坷,但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文笔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作清新豪健,善于运用夸张和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他的词开创了豪放一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他的书法擅长行书和楷书,能够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具有天真烂漫的趣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在画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主张画作要神似,提倡“士人画”。他的著作包括《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猜您喜欢

鄀(《诗纪》从《类聚》作郗。误。)

南北朝 刘孝威

妖姬含怨情,织素起秋声。
度梭环玉动,踏蹑佩珠鸣。
经稀疑杼涩,纬断恨丝轻。
葡萄始欲罢,鸳鸯犹未成。
云栋共徘徊,纱窗相向开。
窗疏眉语度,纱轻眼笑来。
昽昽隔浅纱,的的见妆华。
镂玉同心藕,杂宝连枝花。
红衫向后结,金簪临鬓斜。
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
青丝引伏兔,黄金绕鹿卢。
艳彩裾边出,芳脂口上渝。
百城交问遗,五马共踟蹰。
直为闺中人,守故不要新。
梦啼渍花枕,觉泪湿罗巾。
独眠真自难,重衾犹觉寒。
愈忆凝脂暖,弥想横陈欢。
行驱金络骑,归就城南端。
城南稍有期,想子亦劳思。
罗襦久应罢,花钗堪更治。
新妆莫点黛,余还自画眉⑴。

出新林诗

南北朝 刘孝威

芒山视洛邑,函谷望秦京。
遥分承露掌,远见长安城。
故乡已可识,游子必劳情。
雾罢前林见,风息涌川平。
坐观暮潮落,渐见夕烟生。
无由一羽化,徒想御风轻⑴。

帆渡吉阳洲诗(孝仪同赋。)

南北朝 刘孝威

江风凌晓急,钲鼓候晨催。
幸息榜人唱,聊望高帆开。
联村倏忽尽,循汀俄顷回。
疑是傍洲退,似觉前山来。
将与图南竞,谁云劳溯洄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