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敏中(792年-861年),字用晦,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祖籍同州韩城(今陕西韩城),郡望太原阳谷(今山西太谷),是唐朝的一位宰相。他是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弟弟。
白敏中早年考中进士,曾在李听的幕府任职。后来,他历任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位。唐宣宗继位后,白敏中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兼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来,他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升任右仆射、门下侍郎,并被封为太原郡公。
咸通二年(861年),白敏中被任命为凤翔节度使。然而,在同年七月,他因病去世,享年70岁。他被追赠太尉,并被谥号为丑。
白敏中是唐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早年经历为他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敏中自幼丧父,但他有幸能够跟随他的兄长白居易等人学习。在他的兄长的影响下,白敏中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学识。他通过考试成为一名进士,并被李听辟为节度掌书记。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历任河东、郑滑、邠宁三镇的职务,并试任大理寺评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敏中的职位逐渐提升。在大和七年(833年),他因母亲去世而返回故乡下邽守孝。然而,在会昌元年(841年),他被起复为殿中侍御史,并分司东都事务。不久之后,他又改任户部员外郎。会昌二年(842年),唐武宗打算起用白居易,但宰相李德裕认为白居易年老多病,不适合担任重要职务,而白敏中的学问不亚于他,因此建议任命白敏中。唐武宗接受了这个建议,任命白敏中为知制诰、翰林学士,后来又改任中书舍人。
会昌六年(846年),唐宣宗继位,白敏中被任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并兼任中书侍郎和刑部尚书。在接下来的五年里,白敏中经历了十三次升迁,从员外郎官一直升至宰相的职位,并被封为太原郡公。
然而,大中五年(851年),党项入寇,白敏中被任命为司空、同平章事、兼邠宁节度使,并充任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等使、南北两路供军使。他采用了裴度征讨淮西时的策略,选择朝廷大臣为部下将佐。白敏中离开京城时,唐宣宗亲自到安福楼饯行,并赏赐他通天带,授予他开府辟士之权,并让神策军随行护卫。在平定党项之后,白敏中被免去都统职务,专任邠宁节度使。
大中七年(853年),白敏中进拜特进、司徒,并改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在治理西川的五年里,他增加了骡军,修复了关壁,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并被封为太子太师。大中十一年(857年),白敏中被调任江陵尹、荆南节度使,并继续担任同平章事的职务。
大中十三年(859年),唐懿宗继位,白敏中被召回京师,担任司徒、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再次辅佐政府。白敏中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卓越的成就,他的才华和学识使他成为唐代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
白敏中生平详情»
标题:忠诚友谊与报恩之道
文章:
忠诚友谊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它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受外界的干扰。白敏中和贺拔惎之间的友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科举考试中,白敏中受到主考官王起的赏识,但却因为王起不喜欢贺拔惎而被要求与他绝交。然而,白敏中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朋友,他坚决拒绝了王起的要求,并与贺拔惎一同饮酒、共眠。这种真挚的友谊让王起深感敬佩,最终决定录取两人。白敏中的行为展现了他对友谊的忠诚和不负至交的品质。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如此美好。在另一个故事中,白敏中却以怨报德,对待了曾经推荐他的李德裕。当李德裕失势后,白敏中趁机排挤他,并指使他人揭发李德裕的罪行,导致李德裕被贬为闲官。这种以怨报德的行为引起了舆论的鄙视,李德裕也在著书时对白敏中进行了谴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友谊应该是双向的,我们应该感恩并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而不是背离他们。
另外一个故事中,白敏中与郑颢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曲折。白敏中曾为万寿公主挑选驸马,选中了状元郑颢。然而,郑颢已经与卢氏联姻,正前往迎亲的途中。白敏中派人追回郑颢,引起了他的深恨,并多次在宣宗面前诋毁白敏中。白敏中出镇邠宁后,向宣宗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宣宗则表示早已知晓,并交给白敏中一封柽函,里面都是郑颢诋毁白敏中的书信。宣宗的行为表明了他对白敏中的信任和支持,让白敏中得以安心。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友谊和报恩之道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价值观。无论是在成功时还是失败时,我们都应该保持对朋友的忠诚和感恩之心。同时,我们也应该明辨是非,不被他人的诋毁所动摇,坚守自己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不负至交,成就自己的人生。
白敏中轶事典故详情»
白氏家族的世代官员
白氏家族是一个世代官员的家族,他们在政治和官场上有着显赫的地位。从祖父开始,白氏家族就有着辉煌的历史。
祖父白鏻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官员,他曾担任扬州录事参军的职位。这个职位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白鏻在政治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父亲白季康也是一位官员,他的官职是溧水县令。溧水县是一个重要的行政区域,白季康在这个职位上展现了他的才能和能力。
母亲敬氏也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她是绥州刺史敬令琬的女儿。敬令琬是一位非常有权势的官员,他的女儿敬氏也因此累封至郑国太夫人的地位。
白氏家族的妻子也都是非常出色的女性。崔氏是解县县令崔宽之女,韦氏是秘书少监韦同靖之女,她们都来自于官宦之家。崔氏被封为卫国夫人,韦氏则被封为卫国夫人。
白氏家族的子婿也都是官场中的精英。白征复是白氏家族的儿子,他曾担任秘书省著作郎的职位。白崇儒是另一个儿子,他曾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的职位。白可久是白氏家族的另一个儿子,他曾担任京兆府参军的职位。
白氏家族的女婿也都是官场中的重要人物。皇甫炜曾担任主客员外郎的职位,他先后娶了白敏中的两个女儿为妻。张温士曾担任集贤殿校理的职位,他娶了白敏中的幼女为妻。
白氏家族的世代官员,他们在政治和官场上都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他们的成就和地位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也是整个家族的骄傲。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
白敏中家庭成员详情»
白敏中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龙背乡北程村北。这座墓葬的墓志非常引人注目,高达93厘米,宽度也是93厘米。墓志上刻有正书碑文,共有52行,每行51个字。这座墓葬于1959年被发掘出土,并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白敏中墓的位置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龙背乡北程村北。这个地方可能不为人所熟知,但是这座墓葬的墓志却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珍贵的历史信息。墓志的高度和宽度都达到了93厘米,这在墓志中是非常罕见的。墓志上刻有52行的正书碑文,每行有51个字。这些字迹清晰可见,显示出当时的雄浑和工艺水平。
白敏中墓的墓志于1959年被发掘出土,并被送往西安碑林博物馆进行保管。这座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墓志上的文字内容可能包含了白敏中的生平事迹、家族背景以及对他的评价等信息。通过研究这些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价值观念。
墓志的保存状况良好,这使得研究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地解读其中的内容。墓志上的字迹清晰可见,没有明显的损坏或磨损。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白敏中及其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
西安碑林博物馆作为中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一直致力于保护和展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白敏中墓志的收藏和展示,为广大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窗口。通过观看这座墓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于墓葬的重视和对于家族传承的执着。
总之,白敏中墓位于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龙背乡北程村北,其墓志高93厘米、宽93厘米,刻有正书碑文52行,每行51字,于1959年出土,并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这座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墓志的保存状况良好,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历史的机会。西安碑林博物馆的收藏和展示,使得广大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
白敏中墓葬纪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