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典故:
标题:忠诚友谊与报恩之道
文章:
忠诚友谊是人与人之间最珍贵的情感,它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受外界的干扰。白敏中和贺拔惎之间的友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科举考试中,白敏中受到主考官王起的赏识,但却因为王起不喜欢贺拔惎而被要求与他绝交。然而,白敏中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朋友,他坚决拒绝了王起的要求,并与贺拔惎一同饮酒、共眠。这种真挚的友谊让王起深感敬佩,最终决定录取两人。白敏中的行为展现了他对友谊的忠诚和不负至交的品质。
然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如此美好。在另一个故事中,白敏中却以怨报德,对待了曾经推荐他的李德裕。当李德裕失势后,白敏中趁机排挤他,并指使他人揭发李德裕的罪行,导致李德裕被贬为闲官。这种以怨报德的行为引起了舆论的鄙视,李德裕也在著书时对白敏中进行了谴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友谊应该是双向的,我们应该感恩并回报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而不是背离他们。
另外一个故事中,白敏中与郑颢之间的关系也充满了曲折。白敏中曾为万寿公主挑选驸马,选中了状元郑颢。然而,郑颢已经与卢氏联姻,正前往迎亲的途中。白敏中派人追回郑颢,引起了他的深恨,并多次在宣宗面前诋毁白敏中。白敏中出镇邠宁后,向宣宗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宣宗则表示早已知晓,并交给白敏中一封柽函,里面都是郑颢诋毁白敏中的书信。宣宗的行为表明了他对白敏中的信任和支持,让白敏中得以安心。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友谊和报恩之道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价值观。无论是在成功时还是失败时,我们都应该保持对朋友的忠诚和感恩之心。同时,我们也应该明辨是非,不被他人的诋毁所动摇,坚守自己的信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不负至交,成就自己的人生。
白敏中简介: 白敏中(792年-861年),字用晦,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祖籍同州韩城(今陕西韩城),郡望太原阳谷(今山西太谷),是唐朝的一位宰相。他是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弟弟。
白敏中早年考中进士,曾在李听的幕府任职。后来,他历任大理评事、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位。唐宣宗继位后,白敏中被任命为兵部侍郎兼同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来,他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升任右仆射、门下侍郎,并被封为太原郡公。
咸通二年(861年),白敏中被任命为凤翔节度使。然而,在同年七月,他因病去世,享年70岁。他被追赠太尉,并被谥号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