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人邵雍的照片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在幼年时,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并在此地定居。他师从李之才学习《河图》、《洛书》和伏羲八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还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著作。

嘉祐七年(1062年),邵雍搬到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居住,并自称为安乐先生。他在外出游时,常坐一辆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和宋神宗熙宁初两次邀请他出仕,但他都以疾病为由拒绝了。熙宁十年(1077年),邵雍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追赠他谥号康节。

生平

。邵雍在洛阳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他在洛阳的居所被称为“乐居洛阳”。在这里,邵雍继续深入研究自己的学说,并将其写成了一部部著作。他的学说主要包括宇宙论、伦理学、政治学等方面的内容,被誉为“邵学”。

邵雍在洛阳的生活非常简朴,他不追求名利,也不参与政治。他每天都过着规律的生活,早起读书,晚上思考。他的学说深受当时士人的推崇,许多人都慕名前来拜访他,向他请教学问。

邵雍的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他认为人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个人的修养和道德的实践来改善社会。他的学说对后来的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邵雍在洛阳度过了晚年,他的学说逐渐传播开来,成为当时士人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他的学说不仅对后世的学者产生了影响,也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邵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苦读,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

邵雍的一生充满了苦读和游历,他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探索和悟道,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无论是苦读还是游历,都是为了增长见识和提升自己的修养。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不断地进步和成长。邵雍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和价值。 邵雍生平详情»

家庭成员

邵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和学者,他的家族也是非常有名的。邵雍的父亲是邵古,他是邵雍家族的开创者。邵古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他为人正直,深受人们的尊敬和敬仰。

邵古的儿子是邵伯温,他在官场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邵伯温曾担任成都路刑狱的提点官,他以公正和明智的判断受到了人们的赞赏。后来,他又被任命为利州路转运副使,负责管理和调度物资运输。邵伯温在官场上的表现让人们对他的能力和才干刮目相看。

邵伯温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邵溥、邵博和邵传。这三个孙子都继承了邵家的优秀品质和才华。邵溥是邵伯温的长子,他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成为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政治家。邵博则是邵伯温的次子,他在文学和艺术方面有着非凡的天赋,被誉为当时的文坛新秀。邵传是邵伯温的三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家训和家风,成为一位品德高尚的人物。

邵雍的家族可以说是一代比一代更加出色。从邵古到邵伯温,再到邵溥、邵博和邵传,每一代都有人才辈出,为邵家增光添彩。他们不仅在政治和官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在学术和文化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

邵雍作为家族的骄傲,他继承了家族的优秀传统,成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学者。他的思想深邃而独特,对中国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邵雍的学说被誉为“邵学”,他的著作《邵氏家训》更是被誉为家族文化的瑰宝。

邵雍的家族历经数代,每一代都有人才辈出,为中国历史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家族传统和家风一直延续至今,成为中国社会的典范。邵雍及其家族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家族的传奇,更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和传颂。 邵雍家庭成员详情»

后世纪念

邵雍墓位于洛阳伊川县平等乡伊水滨的紫荆山下,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墓地。墓地坐北面南,南北长89米,东西宽48米,墓冢高2米,周围砖砌八角墙。墓前有一块墓碑,上书“宋儒先生康节邵夫子墓”,显示了邵雍的身份和墓地的重要性。

此外,墓地还有一座券棚式享堂和一座石牌坊。墓前的石牌坊是在清乾隆十七年(1742年)由嵩县知县徐玑督工修建的,修建在旧坊遗址上。这座石牌坊是墓地的重要标志,也是对邵雍的尊重和纪念。

邵雍墓还保留有明清民国时期的重修碑记三方,这些碑记记录了墓地的历史和修复的过程。这些碑记是研究邵雍及其墓地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邵雍的生平和墓地的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1963年,邵雍墓被河南省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对邵雍及其墓地的重要认可和保护。1986年,伊川县人民政府拨款对邵雍墓进行了修整,保护了墓地的原貌和历史价值。

邵雍是宋代著名的儒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他提出了“性即理”的思想,强调人的本性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他的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儒家思想的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邵雍墓作为邵雍的安息之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对邵雍的纪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珍贵遗产。通过保护和修复邵雍墓,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后人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邵雍墓的存在和保护,不仅是对邵雍的尊重和纪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弘扬。希望通过对邵雍墓的保护和研究,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的精髓。 邵雍后世纪念详情»

主要成就

邵雍是中国儒学、文学和易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在这些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在儒学方面,邵雍是两宋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与周敦颐、张载、程颢和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共同创立了理学学派。尽管他们各自有不同的学说和特色,但他们都以儒学为宗旨,致力于振兴儒学。邵雍与周、张、二程和司马光一起被朱熹称为道学的“六先生”。他们的学说对于探讨和发挥《六经》和《四书》的义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儒学的复兴。

在文学方面,邵雍在诗歌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诗学观念和理学重道轻文观念的影响,邵雍的理学诗的文学成就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在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中,邵雍的诗歌被列为以说理为主的“康节体”,与苏黄王陈等宋诗大家并列。这是对邵雍诗歌进行的第一次诗学化的身份确认,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近几十年来,学术界对于理学与文学关系的探讨不断深化,邵雍作为理学诗创作的典型个案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的诗集《伊川击壤集》在东亚文化圈内广泛传播与影响,并在日本和朝鲜多次刊刻。尽管《伊川击壤集》不是宋诗中的正格,但它以自身的文学实绩参与了宋诗精神的创建,对于宋诗风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应该在文学史的书写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在易学方面,邵雍受到《列子》和《庄子》的影响,吸收了道家易和汉代《易》学思想的成分,形成了对《周易》的独到理解。他所著的《皇极经世书》的基本精神是质诸天道而本于人事。邵雍编制宇宙年谱的目的在于经世,他对道的概念的形而上理解超越了以往历代儒家。他的易学成就对于推动易学的发展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邵雍在儒学、文学和易学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他的学说和作品对于儒学的复兴、文学的发展和易学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贡献应该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文化传承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认可。 邵雍主要成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