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1143-121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定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是南宋中期著名的诗人和学者。赵蕃出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逝世于理宗绍定二年,享年87岁。他早年跟随刘清之学习,曾祖旸的退休恩典使他得到了州文学的职位,但他却没有前往浮梁尉和连江主簿任职。后来他担任太和主簿,调任辰州司理参军,但因与知州发生争执而被罢免。当时刘清之担任衡州知州,赵蕃请求成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完成学业,但刘清之罢免后,赵蕃便随之回归。之后,他回到家乡居住了33年。50岁时,他还向朱熹请教学问。理宗绍定二年,他因直秘阁而退休,同年去世,享年87岁。他被追赠谥号为文节。赵蕃的诗歌受到了黄庭坚的影响,与韩淲(涧泉)一起被称为“二泉先生”。他的著作已经失传,但清代四库馆臣根据《水乐大典》编纂了《乾道稿》两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包括四卷诗集)。相关资料见于《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以及《宋史》卷四四五的传记。
赵蕃的诗歌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考了清代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和《水永大典》残本等版本。新编的集外诗被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号涧泉)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被称为“上饶二泉”,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达到了巅峰,但是这两位诗人去世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中断,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赵蕃定居在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曾拜刘清之为师,担任过太和主簿的职位。之后他回家居住了33年,并向朱熹请教学问。他的诗歌受到了黄庭坚的影响,与韩淲一起被称为“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他因直秘阁而退休,不久后去世。他被追赠谥号为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关于他的传记。
赵蕃介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