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诜(约1048年—约1104年)是北宋时期的一位画家、书法家和词人。他出生在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后迁居汴京(今河南开封)。在1069年,他娶了英宗的女儿蜀国大长公主,并被封为左卫将军和驸马都尉。然而,在元丰二年,他因为与苏轼有关而被贬官。1086年,他恢复了官职,担任登州刺史和驸马都尉。
王诜擅长绘画山水,他的作品受到王维和李成的影响,喜欢描绘烟雨江山和幽谷寒林。他的水墨作品清润明洁,使用青绿设色,具有高古绝俗的风格。此外,他也擅长书法,善于写作。他的词作清丽动人,情感绵绵,音调和谐美妙。
王诜的一些作品至今仍然流传下来,包括《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和《溪山秋霁图》等。
王诜,原籍太原,居住在开封,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和画家。他出身贵族,娶了宋英宗赵曙之女蜀国公主为妻子。他曾担任驸马都尉、定州观察使和利州防御使等官职。然而,他在元丰二年因罪被贬为昭化军节度行军司马,后来被安置在均州和颍州。在元祐元年,他恢复了登州刺史和驸马都尉的职位。他去世后被追赠荣安的谥号。王诜不仅擅长诗歌和绘画,还精通词曲。他的词风清丽,但缺乏丰富的表达和转折。现在有赵万里编辑的《王晋卿词》收录了他的作品。
王诜的家里建了一座名为“宝绘堂”的建筑,收藏了历代的法书和名画,他经常在这里观摩学习。他对艺术鉴赏有着很高的造诣,苏轼曾经为他写下了赞美之词。他广交文人雅士,如苏轼、黄庭坚、米芾、秦观、李公麟等,他们一起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互相切磋,李公麟还曾经画了《西园雅集图》来纪念这段友谊,这幅画展现了王诜家族的风采。王诜不仅擅长诗歌创作,还擅长山水画,他学习了李成皴的画法,并将其与金碧山水的技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喜欢描绘一些别人难以表达的景色,如“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等,将美丽的山水展现在画作中,深受好评。苏轼曾经说他“得破墨三昧”,并称赞他的画笔执挽回了三百年的艺术风格。他还擅长写墨竹,学习了文同的技法。此外,他还精通书法,真、行、草、隶都能写得很好。《宣和画谱》收录了他的作品,其中包括《幽谷春归图》、《晴岚晓景图》、《烟岚晴晓图》和《烟江叠嶂图》等35件。他的作品《渔村小雪图》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而《烟江叠嶂图》卷则藏于上海博物馆。
王诜的妻子宝安公主是宋英宗的第二个女儿,母亲是宣仁圣烈皇后。她在嘉祐八年被封为宝安公主。后来,宋神宗即位,她被封为舒国长公主,后改为蜀国长公主,并嫁给了左卫将军王诜。
王诜的母亲卢氏是个寡居的妇女,宝安公主住在她的附近,每天都给她送上美食。当卢氏生病时,宝安公主亲自调制药汤给她服用。皇帝对这对姐妹非常宠爱,因此宝安公主的府邸、花园、服饰和珍玩都非常华丽。然而,宝安公主因为不能每天在宝慈宫侍奉宣仁皇后,常常感到郁郁不乐。有时候天气干热不下雨,宋神宗减少享受以祈祷,宝安公主也是如此,她说:“我的俸禄应该减少,以祈求雨水的降临。”宝安公主是一个善良而聪明的女子,她对待家人和亲人非常关心和体贴。
王诜生平详情»
王诜是一位以山水画闻名的艺术家。他受到李成的影响,创作出了具有幽雅清润风格的水墨山水画。他的青绿着色山水则源自李思训父子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多以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等“诗人难状之景”为题材。他尤其擅长画小景山水,并且还能画墨竹,受到文同的影响。
王诜的一些作品流传至今,其中包括《渔村小雪图》、《烟江叠嶂图》和《瀛山图》。《渔村小雪图》(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是一幅水墨山水画,生动地描绘了初冬雪后山峦溪岸的景色。画中有渔夫冒雪垂钓捕鱼的场景,还有文人雅士兴冲冲地出游的情景。远处的山峦重叠,两岸的虬松盘屈,江面宽阔。王诜运用水墨渲染并施加金粉,增强了雪后的效果。他的笔触利落,展现了李成画派的特色。
《烟江叠嶂图》也是王诜的代表作之一。画中展现了烟波浩渺的江面,后方则是奇嶂叠起。他的笔墨细腻,青绿的设色典雅。
王诜的画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而闻名。他的山水画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还融入了文人雅士的情趣。他的作品给人以宁静、幽雅的感觉,让观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
王诜的艺术成就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赏,而且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推崇。他的作品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独特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他的画作,人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也能够领略到文人雅士的情趣和情感。
总之,王诜是一位以山水画见长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幽雅清润的格调。他受到李成和李思训父子的影响,但又有自己的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他的作品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同时融入了文人雅士的情趣。他的艺术成就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推崇,他的作品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也能够领略到文人雅士的情趣和情感。
王诜画作成就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