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籍是南朝梁时期的诗人,出生和死亡的具体年份不详。他字文海,出生在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市北)。
王籍以其一首《入若耶溪》而在王籍诗史上享有盛誉。他有很高的文才,但却未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在齐末时,他担任冠军行参军,并多次晋升至外兵记室。梁天监末期,他被任命为湘东王萧绎的咨议参军,并晋升为中散大夫等职位。
王籍的诗歌学派是谢灵运。《南史·王籍传》中称他为“康乐之有王籍,如仲尼之有丘明,老聃之有庄周”,可见他在当时的声望和地位。
王籍是一位出身世族高门的文人,虽然家世不算显赫,但他自幼就显示出了出色的文才和学习能力。他的才华得到了乐安任昉和沈约的赏识,这使得他的名声逐渐扩大。在齐末,他成为了冠军行参军,并在梁朝时期担任了安成王主簿、尚书三公郎和廷尉正等职务。
然而,由于仕途不顺利,王籍开始信仰游山水以自娱。他曾在余姚和钱塘令任职期间遭到贬黜,后来又成为湘东王萧绎的谘议参军。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常游历云门和天柱等山脉,有时甚至连续几个月都不回来。这种游山水的生活方式与王羲之和谢安等人在东山避居时的情景相似。他在这期间创作了《入若耶溪》一诗,其中写道:“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这首诗将玄妙的情感融入到山水之中,达到了谢灵运诗风的境地,因此在当时备受赞赏。
王籍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后来的文人如王维、柳宗元以及画论家都从他的诗中得到了启发。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许多人凭借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而王籍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例子。即使在后来,当湘东王守荆州时,他仍然被引为藩府谘议参军,并担任塘令一职。然而,由于仕途的挫折,王籍变得郁郁寡欢,对县事漠不关心,整天饮酒,对于有讼事的人,他甚至会用鞭子驱赶。不久之后,他因病去世。
王籍的一生虽然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挫折,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山水的热爱使他成为了一位备受赞誉的文人。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赏,而且对后世的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逆境中,我们也应该坚持自己的热爱和追求,因为这将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和成就。
王籍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