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自号萧闲老人,是金代文学家。他出生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在宋宣和末期跟随父亲守燕山,但随着宋军的失败,他们投降了金朝。在金朝天会年间,蔡松年被任命为真定府判官。
蔡松年曾在与岳飞等人交战时为金朝将领完颜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他的官职逐渐升迁,最终成为右丞相,被封为卫国公。他去世后被谥号为“文简”。
尽管蔡松年一生官运顺利,但他的作品在出处问题上流露出了矛盾的思想和情感。他内心深处潜伏着民族意识,感到自己的身份地位与神灵已经受到了侮辱。他的作品风格清丽爽朗,尤其在词作方面享有盛名。他与吴激并称为“吴蔡体”,他的文集《明秀集》至今传世。
蔡松年,生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卒于金海陵王正隆四年(1159),享年五十三。他是一位在金朝时期有着重要地位的官员和文人。
在徽宗宣和末年,松年的父亲靖守燕山府,而松年则在父亲的军队中负责处理文书事务。后来,金将宗望率军攻打白河,宋军失败,靖守燕山府被迫投降金朝,而松年也随之进入金朝,成为元帅府的令史。
在金太宗天会年间,松年被任命为太子中允,并担任真定府的判官,从此成为真定人。宋朝南渡后,金朝立刘豫为齐帝,松年曾随元帅府一起攻打宋朝。随着齐国的灭亡,行台尚书省设立于汴京,宗弼担任行台事务,而松年则成为他的刑部郎中。之后,金朝再次进攻宋朝,松年兼任总军中六部的职务。宋朝称臣后,宗弼被任命为左丞相,他推荐松年担任刑部员外郎,后来又升任左司员外郎。
松年与金朝宗室子海陵(完颜亮)关系密切。亮弑杀熙宗自立后,松年被提拔为吏部侍郎。不久后,他又被任命为户部尚书。由于松年的先世曾是宋朝的旧臣,金主亮希望通过提拔他来展示对南方人的宽容和接纳,因此他屡次晋升,最终成为尚书左丞,并被封为郜国公。最后,他担任右丞相,并被封为卫国公。正隆四年去世后,他还被追赠吴国公,并被追封为文简。
松年对继母孝顺,喜欢关心亲友。他性格豪放奢侈,拥有一座名为镇阳别墅的豪宅,其中有一座名为萧闲堂的闲适之地,因此他自称为萧闲老人。
蔡松年的儿子蔡圭(字正甫)也是金代著名的文人,继承了父亲的文学才华。
蔡松年生平详情»
蔡松年是金初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官运亨通,但他的作品中却流露出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他自称“自幼刻意林壑,不耐俗事”,后来又“买田于苏门之下”,并将营造草堂,以寄托自己的余年。然而,晚年受到荣宠后,他不得不思考如何报答知遇之恩。与此同时,他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又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低眉受机械”,并且“违己交病,不堪其忧”。
这种思想感情的抒写成为他诗词中的一个重要主题。他的作品风格隽爽清丽,尤以词作最为盛名。其中,《念奴娇》被当时的人称赞为最好的作品:“离骚痛饮,问人生佳处,能消何物?江左诸人成底事,空想岩岩青壁。五亩苍烟,一丘寒玉,岁晚忧风雪。西州扶病,至今悲感前杰。我梦卜筑萧闲,觉来岩桂,十里幽香发。□磊胸中冰与炭,一酌春风都灭。胜日神交,悠然得意,离恨无毫发。古今同致,永和徒记年月。”元好问指出:“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中州集》卷一选存了他的诗59首;他的词作《萧闲老人明秀集》原本有6卷,有魏道明注本,现存3卷,补遗1卷,还有《九金人集》本。道光间张蓉镜小女嫏嬛阁影钞金源旧椠本,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吴重熹《吴氏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本。《全金元词》根据《中州乐府》、《阳春白雪》等辑补,共收录了八十四首词。这些作品常常表达了他对身宠神辱、违已交病的矛盾心境的感受。
蔡松年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推崇。他的思想感情的矛盾抒写,以及他独特的词作风格,使他成为金初重要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和矛盾。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金初时期的文化和思想风貌。
蔡松年文学创作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