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璹(1172-1232),本名寿孙,字仲实,一字子瑜,号樗轩老人,是金朝皇族完颜永功的长子,也是金世宗的孙子。他天资聪慧,但性格淡泊,不喜欢世俗的享受。他被封为密国公,地位显赫。
1232年,蒙古军攻打金朝的都城汴梁,完颜璹在围城期间因病去世,享年61岁。他的生平事迹被收录在《金史》卷八五的附传永功中。
完颜璹博学多才,尤其喜欢写诗。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自己筛选出300首诗和100首乐府,编成《如庵小稿》。这部诗集通过《中州集》的传承得以流传下来。周泳先将其辑为《如庵小稿》一卷,共收录了九首诗。元好问评价他是宗室中最杰出的人才之一。
完颜璹的诗作多以随缘忘机、萧散淡泊的意境为主题。周颐称他既有姜夔、史达祖等人的风格,又有辛弃疾、刘辰翁等人的风格。他的诗文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情感。
完颜璹是一位在金朝任职40多年的官员,被封为密国公。他是一位善良而有才华的人,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他专注于研究书史,读过《资治通鉴》30多遍。他还擅长绘画,尤其擅长画墨竹和佛像人物,他的真草书也非常出色。
完颜璹一直专心致志地学习,他把讲诵和吟咏作为日常的事情,经常与士大夫们一起唱和。他与赵秉文、雷渊、元好问等人友好相处。尤其是元好问对他非常推崇,称他为“于书无所不读,而以《资治通鉴》为专门,驰骋上下千余年之事,其善恶、是非、得失、成败,穿贯他书,考证同异,虽老于史学者不加详也”。
后来,完颜璹开始出游,许多儒士都来拜访他。他家中收藏了许多法书、名画和古籍,可以与金朝的“秘府”相媲美。当友朋宾客来到他家时,虽然他自己贫穷,但他仍然无法招待他们,只能设蔬饭与客人共进。饭后,他会拿出自己收藏的书籍与客人一起欣赏,并谈论历朝历代的故事。他的读书和藏书的地方被称为“樗轩”和“如庵”,他也以此为自己的号。
在金宣宗迁都汴梁时,完颜璹带着他家中的图书和字画一同迁徙,没有丢失一本。他还删除了自己写的300首诗和100首乐府,总称为《乐庵小稿》。
完颜璹是一位对书籍充满热爱的学者,他的学识广博,尤其对《资治通鉴》有着深入的研究。他的绘画和书法也非常出色。他的家中收藏了许多珍贵的书籍和艺术品,他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收藏,并与人讨论历史故事。他的贤德和学术造诣使得他受到了许多人的推崇和尊敬。
完颜璹藏书故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