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1620—1691),字玉立,一字苍岩,号棠村,一号蕉林,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藏书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直隶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在明崇祯十六年,他中举成为进士,后来在清顺治元年补任翰林院庶吉士,并且被授予编修的职位。他的职业生涯包括历任宏文院编修、国史院侍讲学、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等职位。
梁清标的文学作品包括《蕉林诗集》和《棠村词》等。他的著作被列入了“贰臣传”,显示了他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梁清标在藏书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是一位著名的藏书家。
梁清标,字清标,生来聪慧过人,读书成绩优秀,文采出众,才华横溢。年仅十四岁时,他就通过考试成为诸生。明朝崇祯十五年,他被推荐为乡试生,十六年,他成功考取进士,并被任命为翰林院庶吉士。福王时期,由于他曾经降附李自成,被牵涉进入了从贼案。
顺治元年,梁清标投降清朝,恢复原职,后来被任命为编修,历经晋升,成为礼部侍郎。当时京畿地区遭受饥荒,皇帝派遣重臣前往赈灾,梁清标巡视保定地区的各州县,并向皇帝奏报情况,因此被调任为吏部侍郎。后来,他因为母亲去世而辞职回家。
顺治十三年,梁清标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当时蒙古各部首领前来朝见皇帝,皇帝看着梁清标说:“这是朕新任命的兵部尚书。”可以看出皇帝对他的重视。江南提督马逢知一向桀骜不法,皇帝命令他前往京城觐见。马逢知按照惯例前往兵部行跪拜礼,却托梁清标求免,结果遭到梁清标当面的责备。皇帝听闻此事后,对侍臣说:“梁尚书真是一位不愧为大臣的人。”
康熙三年,由于辅臣们认为选人制度存在问题,提议停止科举考试,但梁清标坚决反对,并最终成功阻止了这一提议,人们称赞他能够着眼大局。康熙五年,他被调任为礼部尚书,参与京察工作,但后来被罢免职务。康熙八年,辅政大臣鳌拜犯罪,皇帝下诏让梁清标复职,任命他为刑部尚书,并改任户部,担任经筵讲官。康熙十九年,由于星变现象,梁清标上奏请求停止秦中运粮入川。康熙二十一年,又遭遇旱灾,皇帝询问如何消除灾害,梁清标提出了省刑的建议。随后,他兼任兵部尚书事务,并被封为保和殿大学士。同年,湖北巡抚张汧因贪污被揭发,梁清标曾经推荐他担任布政使,但部门决定免职,将他降级三级但仍保留职务。
康熙三十年,梁清标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被尊为乡贤,受到祭祀。他与河南睢州睢阳的袁赋诚、袁赋谌兄弟有交情,因此睢阳袁氏的藏品书画珍品流入了梁氏家族。
梁清标人物生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