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张元干,字仲宗,号芦川居士、隐山人,出生于北宋政和初年,是福建永泰人。他曾在太学上舍生,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后来,他担任了陈留县丞一职。然而,靖康元年,金兵围攻汴京,张元干被派往李纲的行营使幕府工作。不久后,李纲被罢免,张元干也遭到贬谪。
绍兴元年,张元干因功被任命为将作监,随后定居福州。绍兴八年,秦桧掌权,积极主张和议。胡铨上书请求处决秦桧等人以谢天下,而李纲则反对和议,离开长乐。张元干为了支持李纲的反金主张,创作了《贺新郎》这首词,赠送给了李纲。胡铨被免职后被送往新州编管,张元干又用《贺新郎》这首词送行。然而,秦桧得知此事后,以其他罪名将张元干追赴大理寺并削去籍贯。
张元干之后四处漫游江浙等地,最终在他乡去世,享年约八十岁。他留下了180多首词作。至今,在福建永泰县嵩口镇上,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张元干纪念馆”。
张元干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人,他的才华和忠诚令人敬佩。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支持李纲的反金主张,并用自己的词作表达了对李纲的赞赏和支持。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正义和公正的追求。他的词作流传至今,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时代的关注。
张元干纪念馆的存在,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位伟大文人的生平和贡献。他的故事提醒着我们,要坚守自己的信念,为正义和公正而奋斗。张元干的一生是对勇气和坚持的典范,他的词作也是对时代的见证。让我们铭记这位伟大的文人,传承他的精神和价值观。
张元干简介: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他出生于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是芦川永福人。早年曾在太学上舍生,后任陈留县丞。
在金兵围汴、秦桧当国的时候,张元干加入了李纲的部队,坚决抗金,并力谏死守。他曾经赋诗《贺新郎》赠送给李纲,但后来被秦桧得知此事,因为其他事情而被追究责任,并被削去官职。
张元干被削籍后,他开始漫游江浙等地,最终在他乡客死,去世时大约七十岁。他的遗体被运回福建螺山安葬。
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被誉为南宋初期的“词坛双璧”,他们在文学创作上有着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