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
吴潜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词人,他的词风激昂凄劲,题材广泛,主要表达了他对国家兴旺的渴望和个人理想受压抑的悲愤之情。他的一首词《满江红·送李御带珙》中写道:“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这句词语深刻地描绘了他壮志未酬的自我写照。
除了词作,吴潜还擅长写诗,他的诗作多为纪游和即事之作,有的也表达了他作为丈夫的抗敌抱负。他的诗较为平淡,佳作并不多见。根据《嘉庆宁国府志》的记载,吴潜著有《履斋诗馀》、《论语士说》、《许国公奏稿》、《鸦涂集》等著作。现存的明末梅鼎祚编校的《履斋先生遗集》共有4卷,其中包括1卷诗集、1卷词集和2卷杂文。
此外,《□村丛书》中还有《履斋先生诗余》1卷、续集1卷和别集2卷,收录了吴潜的250余首词作。
吴潜的作品在南宋词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词作情感真挚,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的关注。他的诗作则展现了他对世事的观察和对个人抱负的追求。尽管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其中不乏精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吴潜的创作才华和思想境界使他成为南宋时期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和抱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思想变迁。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总之,吴潜是南宋词坛的重要词人,他的作品在情感表达和题材选择上具有独特的风格。他的词作和诗作都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他的创作才华和思想境界使他成为南宋时期文学界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社会和人们的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吴潜简介: 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他于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他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拜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然而次年他被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吴潜被任命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来改封许国公。然而他被贾似道等人排挤,再次被罢相,被贬谪到建昌军,后来又被徙到潮州、循州。
吴潜与姜夔、吴文英等人有交往,但他的词风更接近于辛弃疾。他的词作多抒发了他对于济时忧国的抱负和对于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他的词格调沉郁,感慨特深。他著有《履斋遗集》,并且还有一部词集《履斋诗余》。关于吴潜的生平和作品,这些著作都提供了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