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齐己,唐代著名诗僧,出生于湖南宁乡的一个贫寒家庭。从小齐己就展现出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天赋。他在放牛的时候,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诗句自然流畅,引起了同庆寺的和尚们的注意。和尚们认为齐己的才华应该得到更好的发展,于是劝说他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他成年后出外游学,自号“衡岳沙弥”。他游历了许多地方,包括岳阳、长安、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他的许多名作佳作都是在外游历时创作的。
在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他曾向诗人郑谷请教他的诗作《早梅》。郑谷建议他将“数枝”改为“一枝”,齐己对郑谷的建议非常敬重,甚至顶地膜拜。从此以后,人们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们所写的诗歌都局限于一种风格,不是真正的通才。而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几乎无法超越”。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并任命他为僧正。虽然在荆州,齐己的月俸丰厚,但他并不喜好钱财。他写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表达了他高洁的志向。在荆州期间,齐己写了许多诗歌。最终,他在76岁时圆寂于江陵。他的作品《白莲集》流传至今,成为后世传世之作。
齐己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唐代诗僧,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文景观。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和赞美,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齐己简介: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是唐朝晚期著名的诗僧。他出生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出家后在衡岳山修行。齐己以其卓越的诗才和佛学造诣而闻名于世。
齐己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唐代山水诗的影响,常以山水景色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多以五言绝句为主,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除了诗歌创作,齐己还对佛学有深入的研究。他曾游历名山大川,参访名刹禅院,广泛学习佛教经典和禅宗教义。他的佛学造诣使他的诗作充满了禅意和哲理,展现了他对人生、宇宙和佛法的思考。
齐己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意味着他将自己视为衡岳山的沙门,表达了他对佛法修行的执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他的晚年生活在衡岳山中度过,与自然融为一体,修行禅定,写作诗歌,过着清净自在的生活。
齐己于937年圆寂,结束了他在人世间的修行生涯。他的诗作和佛学著述流传至今,对后世诗人和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被收入了《全唐诗》和《全唐文》,成为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诗歌作品被广泛传诵,被誉为唐代山水诗的代表之一,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