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铿的介绍

介绍
阴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以写景见长,尤其擅长描写江上的景色,展现了江陵洞庭、武昌一带长江的风物。他的诗歌充满了锻炼字句的功力,沈德潜评价他的诗“专求佳句,差强人意”,他的诗句在修辞和声律上都非常用心,如“潮落犹如盖,云昏不作峰”、“山云遥似带,庭叶近成舟”、“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等,都是非常出色的佳句。

阴铿在雕琢字句的同时,也注重谋篇,注意整篇的完整性。例如他的《晚泊五洲》一诗,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已经接近成熟的五言律诗。他的其他作品如《晚出新亭》、《游巴陵空寺》、《秋闺怨》、《经丰城剑池》等,也可以看作是唐代律体诗的起源。阴铿的艺术风格与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他们为“阴何”。杜甫曾赞美他“颇学阴何苦用心”,并说“李侯(白)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可见他们对唐代诗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阴铿原本有三卷的文集,现存有《阴常侍集》一卷,收录在《六朝诗集》本中,也被称为《阴常侍诗集》。此外,还有《二酉堂丛书》本和《丛书集成初编》本中也有他的作品。阴铿的诗歌才华和艺术风格使他成为唐代文坛上备受瞩目的诗人之一。

诗人阴铿的照片
阴铿

阴铿简介: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出生于南北朝时代,是梁朝和陈朝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出生在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的一个文化世家。他的高祖迁居南平(今湖北荆州地区),父亲子春是梁、秦两州的都督。

铿从小就喜欢学习,擅长背诵诗歌和写赋。长大后,他广泛涉猎史书和传记,尤其擅长写五言诗,因此备受当时的重视。他曾在梁朝担任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后来进入陈朝,成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的录事参军。他的文才受到陈文帝的赞赏,因此得到了晋陵太守、员外和散骑常侍等职位的晋升。

据推测,阴铿大约在陈文帝天嘉年间去世。他的艺术风格与何逊相似,因此后人将他们并称为“阴何”。阴铿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备受赞誉,他的才华和文学造诣为后世所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