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南朝齐中兴元年,萧统出生于襄阳。他的父亲萧衍是雍州刺史,驻守襄阳。后来,南朝齐内乱,萧衍趁机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了梁朝。天监元年,萧统被立为皇太子。
天监八年九月,萧统在寿安殿讲解《孝经》,完全理解了其中的大义。讲完后,他亲自前往国学进行祭奠。萧统十二岁时,他表现出了极富同情心。有一次,他去观看审判犯人,仔细研究了案卷后,问:“这个人的过错情有可原,我可以判决轻一些吗?”刑官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他作出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梁武帝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对他表示了赞许。
天监十四年正月朔旦,梁武帝在太极殿冠太子。按照旧制,太子要戴上远游冠和金蝉翠缨,但梁武帝下诏改为金博山。太子仪态优美,举止端正,读书只需几行就能记住。每次游宴祖道,他能写出十几首诗,有时还能即兴创作,毫不费力。梁武帝非常推崇佛教,亲自讲解。太子也非常信仰佛教,阅读了许多经典。他在宫内专门建立了慧义殿,邀请名僧前来讲解法义,并编写了《三谛法义》。
普通元年四月,甘露降临慧义殿,人们认为这是至德所感。当时的风俗有些奢侈,但太子希望以身作则,过着朴素的生活,穿着简单的衣服,饮食不再吃肉。
普通七年,萧统因为蜡鹅厌祷事件与父亲产生了嫌隙。
中大通三年三月,萧统在游后池时,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时不慎落水,幸好被救了出来,但大腿受伤。然而,他未能即位就去世了,谥号为昭明,后世称他为昭明太子。他被葬在安宁陵。他有五个儿子,分别是萧欢、萧誉、萧詧、萧譬、萧鉴。天正元年,侯景立豫章王萧栋为帝,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
大定元年,萧统的儿子萧詧建立了西梁,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为高宗。
萧统简介: 萧统(501—531),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是梁武帝的长子,被立为太子。他从小就显示出聪明才智,五岁时就能够通读《五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庶务也十分明了。他对佛教有深厚的信仰,并且精通文学,阅读了众多经典,东宫的藏书达到了三万卷之多。他善于引纳才士,与他们商榷古今之事,经常以文章著述为乐,使得当时的文风大为盛行。他编有《文选》,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录了各种体裁的诗文,成为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之一。此外,他还有一部名为《昭明太子集》的著作。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日期暂时无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