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特点:
杜荀鹤:现实主义诗人的真趣
杜荀鹤是晚唐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传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他的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朴,清新秀逸。他的诗集《唐风集》(十卷)中的三卷被收录在《全唐诗》中。
杜荀鹤的诗作中常常自咏,表达了他作为诗人的本性和对诗歌的热爱:“无人开口不言利,只我白头空爱吟。”、“苦吟只天性,直道世将非。”、“江湖苦吟士,天地最穷人。”、“不是营生拙,都缘觅句忙。”、“自小僻于诗,篇篇恨不奇。苦吟无暇日,华发有多时。”、“多惭到处有诗名,转觉吟诗僻性成。”他对自己的诗歌才华感到自豪,也表达了他对诗歌的执着追求。
其次,杜荀鹤的诗作中经常题赠僧侣和寺院隐居山士,显示出他对佛门的一定领悟和向往。
另外,杜荀鹤的诗作中不刻意规避重复的字词,他写道:“满酌劝君酒,劝君君莫辞。”、“今日偶题题似着,不知题后更谁题。”、“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朝喜花艳春,暮悲花委尘。不悲花落早,悲妾似花身。”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情感的表达。
杜荀鹤一生贫困,但他励志好学,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贫”字,他写道:“昼短夜长须强学,学成贫亦胜他贫。”他的诗作虽然成就一般,但因为他守贫乐道,他的诗作也能够表达出真正的诗意。虽然他也不免担忧干禄戚怀,但这也是人之常情。
杜荀鹤的诗题材可以分为三类,不同的题材也带来了不同的风格。他写了大量描写山林隐居生活的五律诗,追求枯寂静冷的境界,与晚唐贾岛派的风格相近。他的艳情诗接近于温庭筠、李商隐等诗人的风格。他的代表作《春宫怨》以宫女身世象征怀才不遇,被誉为唐代第一宫词,其中“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颇有名气,被称为杜诗三百首,尽在一联中。
杜荀鹤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得以确立,是因为他反映了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他的诗作《时世行》中的《山中寡妇》、《乱后逢林叟》描写了战乱造成的农村凋敝;《题所居村舍》写了战乱造成的农村凋敝;《再经胡城县》声讨了杀人升官的官吏;《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指责了藩镇乘乱拥兵的野心;《蚕妇》描写了农村妇女的辛劳。这些作品奠定了杜荀鹤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的来说,杜荀鹤的诗作成就一般,但因为他守贫乐道,他的诗作能够表达出真正的诗意。他的诗作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但都能够反映出他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他的诗作在现实主义诗歌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杜荀鹤简介: 杜荀鹤(846~904)是唐代的一位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他是汉族,出生在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他以诗才闻名,自成一家,尤擅长宫词。在大顺二年,他考中进士,成为第一名,但他选择回到故乡九华山。后来,宣州田頵派他去汴京(今河南开封)与朱全忠通好,朱全忠对他非常礼遇,任命他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和知制诰。然而,他因为侮辱地方官员而招致众怒,有人想要杀他,但未能成功。他在天祐初年去世。他自己将他的文集命名为《唐风集》,共有十卷,但现在只编有三卷诗集。关于他的事迹可以在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何光远的《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和《唐才子传》中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