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逢的轶事

轶事
“差同学当宰相,不负众望真可惜”。这句诗语直接讽刺了杨收的晋升,同时也表达了薛逢对自己被阻挠的不满之情。


薛逢的才华和能力是不容置疑的,他在文学和谋略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然而,由于他的高傲性格和对同学的轻视,他在仕途上遇到了很多阻力。刘瑑和杨收都是他的同学,但他们却在仕途上超过了薛逢,成为了宰相。这让薛逢感到非常不满,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


刘瑑担任宰相后,有人向他推荐薛逢担任知制诰一职。这是一个很适合薛逢的职务,可以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然而,刘瑑却以薛逢没有担任过州县官的经历为由,拒绝了这个推荐。这使得薛逢无法得到他应得的机会,他的才华被束缚住了。


薛逢的遭遇并不止一次。他在进士考试中成绩最好,但却没有得到与成绩相符的晋升。杨收成为宰相后,薛逢仍然没有得到提升。这些事情让薛逢感到不平,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讽刺。


薛逢的遭遇让人感到惋惜。他的才华和能力应该得到更好的发挥和利用,但却因为自身的性格和与同学的关系而受到了阻碍。这也提醒我们,在仕途上,不仅要有才华和能力,还要懂得处理人际关系,避免因为自身的性格而受到阻力。

诗人薛逢的照片
薛逢

薛逢简介: 薛逢,字陶臣,是蒲洲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出生年份不详。他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中进士,后历任侍御史、尚书郎等职位。

薛逢以才华自傲,言辞激烈,常常与权贵意见不合,因此在官场上并不得意。他的诗作被收录在《全唐诗》中,占据了一卷的篇幅。此外,《旧唐书》卷一九零和《新唐书》卷二零三中也有关于薛逢的传记。

关于薛逢的生平和死亡的具体细节,文中并未提及,因此无法提供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