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在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的时候,和凝通过明经及第考试,成功登上了进士的宝座。两年后,他再次参加了进士考试,并成功通过。后梁郓州节度使贺瑰得知和凝和他是同乡后,便聘他为府中从事。
在郓州府中从事期间,和凝正好遇到了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的胡柳陂战斗。贺瑰所在的部队也参与了这场战斗。后梁军在前后夹击下溃败,贺瑰在护卫的保护下逃离了战场。晋军紧随其后追击,当贺瑰快要逃到濮州时,跟随他的士兵全都逃散了,只剩下和凝一人紧紧跟随着他。最终,和凝射中了敌兵,救了贺瑰一命。
贺瑰逝世后,和凝没有辜负他的重托,带着贺瑰的女儿,历任邓州和洋县两地的从事。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大约在同光二年(924)的春天,和凝进入了后唐宫中。到了唐庄宗四年(926),和凝成为了翰林学士。
有一天,当他在编撰诗集,将旧作录于诗卷上时,他想起了咸通年间的“戕婢”旧事,心情十分凄然,百感交集。于是,他写下了《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
这篇文章讲述了和凝在后梁末帝时期的经历,他在战斗中救了贺瑰一命,并在贺瑰逝世后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贺瑰的女儿。最后,他进入了后唐宫中,成为了翰林学士。这个故事展示了和凝的忠诚和勇敢,以及他对贺瑰的深厚情谊。
和凝简介: 和凝(898-955年),字成绩,是五代时期的文学家和法医学家。他出生在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从小就显示出聪明好学的特点。十七岁时举明经,十九岁时在梁贞明二年(916年)考取进士。他擅长文学,尤其擅长创作短歌艳曲。后来在后唐时期担任中书舍人和工部侍郎的职位。在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他进入后汉朝,被封为鲁国公。在后周时期,他被追赠为侍中。他曾经处理过许多古今史传中的疑狱、冤枉案件,并将其整理成《疑狱集》两卷(951年)。他的儿子和(山蒙)后来又增订了两卷,使得《疑狱集》总共有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