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凝

和凝(898-955年),字成绩,是五代时期的文学家和法医学家。他出生在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从小就显示出聪明好学的特点。十七岁时举明经,十九岁时在梁贞明二年(916年)考取进士。他擅长文学,尤其擅长创作短歌艳曲。后来在后唐时期担任中书舍人和工部侍郎的职位。在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他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兼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来他进入后汉朝,被封为鲁国公。在后周时期,他被追赠为侍中。他曾经处理过许多古今史传中的疑狱、冤枉案件,并将其整理成《疑狱集》两卷(951年)。他的儿子和(山蒙)后来又增订了两卷,使得《疑狱集》总共有四卷。

生平

在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的时候,和凝通过明经及第考试,成功登上了进士的宝座。两年后,他再次参加了进士考试,并成功通过。后梁郓州节度使贺瑰得知和凝和他是同乡后,便聘他为府中从事。

在郓州府中从事期间,和凝正好遇到了后梁末帝贞明四年(918)的胡柳陂战斗。贺瑰所在的部队也参与了这场战斗。后梁军在前后夹击下溃败,贺瑰在护卫的保护下逃离了战场。晋军紧随其后追击,当贺瑰快要逃到濮州时,跟随他的士兵全都逃散了,只剩下和凝一人紧紧跟随着他。最终,和凝射中了敌兵,救了贺瑰一命。

贺瑰逝世后,和凝没有辜负他的重托,带着贺瑰的女儿,历任邓州和洋县两地的从事。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勖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大约在同光二年(924)的春天,和凝进入了后唐宫中。到了唐庄宗四年(926),和凝成为了翰林学士。

有一天,当他在编撰诗集,将旧作录于诗卷上时,他想起了咸通年间的“戕婢”旧事,心情十分凄然,百感交集。于是,他写下了《思录旧诗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

这篇文章讲述了和凝在后梁末帝时期的经历,他在战斗中救了贺瑰一命,并在贺瑰逝世后一直尽心尽力地照顾贺瑰的女儿。最后,他进入了后唐宫中,成为了翰林学士。这个故事展示了和凝的忠诚和勇敢,以及他对贺瑰的深厚情谊。 和凝生平详情»

为官生涯

和凝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他在宋朝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对于司法和政治方面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天成三年,和凝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和刑部员外郎。在此期间,他与儿子一起编撰了《疑狱集》。这本书收集了许多情节复杂、争讼难决最终获得正确处理的案例。《疑狱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学著作,对于古今相关人员办案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此外,它也为宋慈著《洗冤集录》的创作提供了条件。

之后,和凝被转任主客郎中兼权知贡举。在春闱开科取士放榜时,他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做法,即“彻棘启门,是日寂无喧者”。由于他主持的科举考试公开、公正、公平,没有一个人在贡院门前闹事。当时人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得人”,即认为当时所录取的才名之士都是德才兼备的人。在此年所录进士中,和凝最看中了一个名叫范质的人,认为他有宰相之才,将来一定会继承自己而当宰相。后人称之为“传衣钵”。

后晋初,和凝以翰林学士、工部侍郎和礼部侍郎的身份继续充任职务。后来,他又晋升为端明殿学士。随后,他被改任尚书户部侍郎,继续为朝中处理一些案头之事。

天福六年九月,和凝又被任命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在这个职位上,他不负众望,巧妙地平定了安从进的谋反行动。《旧五代史·和凝传》记载:“安从进‘以至于败,由凝之力也。’”可见,和凝的才智和能力在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凝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他在司法和政治方面的贡献不可忽视。他的著作《疑狱集》对于古今相关人员办案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他在科举考试中的公正和公平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他的才智和能力在政治斗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和凝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和凝为官生涯详情»

诗词目录

《疑狱集》是一本包含了许多法医知识的书籍,它在平反冤狱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这本书为宋慈著《洗冤集录》的创作提供了条件。除此之外,和凝还有许多其他的著作,如《演纶》、《游艺》、《孝悌》、《香奁》、《籯金》等集,但现在大部分已经失传。目前我们还能找到他的《宫词》百首等作品。他的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因此契丹人称他为“曲子相公”。然而,他对自己的作品感到遗憾,销毁了很多(《北梦琐言》)。现存的词作有20余首,大多以华丽的辞藻描写男女情事,如《江城子》等。《花间集》收录了和凝的20首词,《全唐诗》收录了24首。近代学者刘毓盘辑了29首,编为《红叶稿》1卷,并有北京大学排印本。关于和凝的事迹,可以在新旧《五代史》的传记中找到。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和凝、韦庄和鱼玄机是同一个人,但这个观点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考证。 和凝诗词目录详情»

藏书故实

喜为文是一位以短歌艳曲为长的文人,他的文集有百余卷,自己亲自刊刻。在五代时期,他是私人刻书的著名人物,早于毋昭裔数年开始刻书。他的刊刻作品包括自己的文集和《颜氏家训》等。历史记载中提到,他自己使用篆刻技术制作了数百本模印,分赠给了其他人。他与冯道的关系非常密切,两人的交情深厚。根据沈括在《梦溪笔谈》中的记载,喜为文在担任秀州官职时,曾经见到和凝的后裔和惇家中收藏了大量图籍,和惇称这些图籍都是鲁公的旧物,印记非常完整。这些藏书都有藏书印,可惜没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具体的藏书数量无法得知。此外,喜为文还有一百首《宫词》。 和凝藏书故实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