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风简介:
晏几道的词风浓挚深婉,被誉为“二晏”。他的词作在当时和后世都受到高度评价,被认为在造诣上超越了他的父亲晏殊。“北宋晏小山工于言情,出元献(晏殊)、文忠(欧阳修)之右……措辞婉妙,一时独步。”(《白雨斋词话》)他的词风接近他父亲的风格,既有晏殊词风的清丽婉曲,语言流畅,又比晏殊词更加沉挚和悲凉。特别是在言情词方面,他的作品更胜一筹。由于社会地位和人生经历的不同,他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比晏殊更加深刻。其中有很多篇章同情歌妓舞女的命运,赞美她们美好的内心。也有关于个人情感的回忆和描写。通过个人经历的回忆,抒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他的笔调感伤,凄婉动人。在一些作品中,他表现出不合世俗、傲视权贵的态度和性格。
《小山词》是具有鲜明个性的抒情诗。他擅长言情,但很少直接表达情感,更多地运用婉曲的笔法,与晏殊的词相比更加沉郁顿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发展,日臻纯熟。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求之两宋,实罕其匹。”
《小山词》从《珠玉词》出来,虽然走的是他父亲婉约传统的路线,坚守小令的领域,但创造出了新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晏几道的词艳而不俗,浅显处皆有深意,将艳丽的词小令,从语言的精确度和情感的深度两个层面上发展到了极致。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充满感伤,伤感深沉真挚,情景融合,语言优美,秀气动人,具有“能动摇人心”的特点。他的《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作品都是历来传诵的名篇,通过几个生动感人的画面,抒写了离别之愁,相思之苦和重逢时的喜悦,情感真挚,引人入胜。其中的新辞丽句,深受评论家的赞赏。比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临江仙》),《复堂词话》称其为“千古不能有二”的“名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鹧鸪天》),《苕溪渔隐丛话》评价它为“词情婉丽”;至于“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鹧鸪天》),被认为是“作文害身”的佳句。
晏几道的词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风独特,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赞誉,而且在后世也一直被传颂。他的词作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情感的表达,具有深远的意义。
晏几道简介: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出生于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是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曾担任过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职务。
晏几道性格孤傲,中年时家境中落。他与父亲晏殊一起被称为“二晏”。晏几道的词风与父亲相似,但他的造诣更加高超。他擅长表达言情之美,他的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因此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作品直率地表达了情感,多以爱情生活为题材,因此被认为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
晏几道的代表作品有《小山词》。这部作品流传至今,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