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创作:
张先是一位以诗词和乐府闻名的文人,他的才华在老年时依然不减。他的词作大多反映了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同时也对都市社会生活有所反映。他的语言工巧,善于以登山临水的景象来创作诗词,以此自娱。他的词与柳永齐名,擅长写小令和慢词。他的词作含蓄而工巧,情感浓郁。题材大多涉及男女之欢乐和爱情的离别,或者反映封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他的一些清新深婉的小词写得非常有情韵。例如,《一丛花令》中的“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句,比喻新颖而有趣,刻画了闺中怨女的心理活动,因此他被赞誉为“桃杏嫁东风郎中”(见阿袁《宋词故事——意中人欲弄花影》)。贺裳在《皱水轩词话》中评价这首词为“无理而妙”。他的诗歌在当时也享有盛名。
张先的词作意境恬淡,意象丰富,内在凝练,对两宋婉约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是使词由小令转向慢词的过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张先的词作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善于用巧妙的笔触表现一种朦胧的美。他以善于运用“影”字而闻名。宋祁非常赞赏他在《天仙子》中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称之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遯斋闲览》)。清末的词学理论家陈廷焯评价张子野的词说:“他的才华虽然不是很大,但情感却很丰富,与秦、柳、晏、欧等人不同,他独辟蹊径,词坛中不能没有他。”(《词坛丛话》)陈廷焯还称:“张子野的词,是古今一次重要的转变。在他之前,有晏、欧,有温、韦,他们的词虽然有一定的形式和段落,但声色未开。在他之后,有秦、柳,有苏、辛,有美成、白石,他们发扬光大,气势焕发,但古意逐渐丧失。而张子野恰好处于其中,既有含蓄之处,又有发越之处。但他的含蓄不像温、韦那样,他的发越也不像豪放的苏腻柳那样。他的规模虽然有限,但气质却接近古代。自从张子野之后的一千年里,温、韦的风气已经不再出现。这也让我想到了张子野的重要性。”(《白雨斋词话》)陈廷焯恰当地指出了张先在词史上的地位。
张先简介: 张先(990-1078),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人。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被人们称为“张安陆”,因为他曾任安陆县的知县。他在天圣八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他退居湖杭之间,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人一起游玩。张先擅长作慢词,与柳永齐名。他的词语造诣高超,尤其擅长运用“影”字,因此被世人称为张三影。关于他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时间和细节暂时没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