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的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苏颂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学者和政治家。他出生于1020年,原籍福建同安县,后迁居丹徒。在庆历二年(1042年)中进士后,他先后担任了宿州观察推官、江宁知县等职务。在南京留守推官任上,他展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责任心,受到了留守欧阳修的赞赏。

苏颂在父亲去世后,迁居润州丹阳,并开始了他校正和整理古籍的生涯。他于皇祐五年(1053年)任馆阁校勘,不久后又迁至大理寺丞。除了从事学术工作,苏颂还非常孝顺地侍奉祖母、母亲,并供养了姑姐妹及其他亲戚。尽管有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亲密无间。因此,宰相富弼称他为“古君子”。

在官职方面,苏颂历任同知太常礼院、集贤校理、校正医书官等职务。他还兼任殿试复考官、太常博士等职位。嘉祐六年(1061年),他首次在朝廷任职,担任颍州知州,主要负责编校古籍,历时九年。

治平四年(1067年),苏颂作为辽朝使臣的伴送使出使辽国。在途中,他们遇到了驿馆起火的情况。由于苏颂的冷静和果断,没有发生混乱,辽朝使者也没有受到大的惊扰,因此受到了英宗的赞赏。之后,他还多次出使辽朝,担任贺辽太后生辰使、贺生辰伴使、贺辽主生辰使等职务。

苏颂对辽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非常关注。他通过多次出使辽朝,深入了解了辽朝的国情和国力,为北宋政府提供了重要的情报和建议。

苏颂是一位卓越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在学术和政务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他的勤奋和才华为北宋政府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古君子”。他对古籍的整理和校正工作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苏颂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他的事迹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诗人苏颂的照片
苏颂

苏颂简介: 苏颂(1020—1101)是泉州同安人,后来迁居丹阳,字子容,又称苏绅子。他于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江宁知府。皇祐五年,他被召试馆阁校勘,成为太常礼院的同知。随后,他被调任集贤校理,负责编定书籍。英宗即位后,苏颂担任度支判官。神宗登基后,他被提升为知制诰,后来又被任命为审刑院的知事。因为奏报李定拜官不符合章法,苏颂被罢免知制诰的职务,被调任婺州知州。元丰初年,他被任命为权知开封府,后来改任沧州。他还受命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年,苏颂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侍读,他在律历方面的造诣使他负责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他被任命为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担任相务使,负责监督百官遵守法律和履行职责,根据能力授予职位。后来,他被罢免知扬州的职务,被调任河南。绍圣年间,他退休。苏颂著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和《本草图经》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