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俯的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
徐俯是宋代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他的诗集《东湖居士集》6卷流传至今。早期,徐俯的诗风受到黄庭坚的影响,他崇尚疲硬的风格,强调活法,要求每个字都有来处,提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创作理念。然而,晚年的徐俯在诗歌创作中力求创新,他的诗风趋向平实自然,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徐俯的代表作之一是《春游湖》(又名《新营市》),这首七言绝句以明快的风格和富有动感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山乡的春景。诗中写道:“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水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这首诗被《全宋诗》、《宋诗三百首》等诗集收录,显示了它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徐俯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在德兴家中去世。数百年后,人们仍然记得这位做人和作诗都别具一格的先贤。清代谢启昆在《读全宋诗仿之遗山论诗绝句》一诗中赞道:“横塘春绿满东湖,不肯因人作步趋。风节谓阳真不愧,闺中有婢唤唱奴。”这首诗的前两句赞美了徐俯的诗歌才华,后两句则赞美了他的为人之道。这短短的四句诗对徐俯的诗风和人品作出了极为精准的评价。

徐俯是一位在宋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他的诗集《东湖居士集》展示了他多样化的创作风格。他早期受到黄庭坚的影响,但晚年却追求创新,将诗歌的风格转向平实自然。他的代表作《春游湖》以其明快的风格和生动的描写,成为了他晚年诗歌创作的典范之一。徐俯的诗歌才华和为人之道也受到了后人的赞美和记忆。他的诗集被收录在多个重要的诗集中,证明了他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力。

徐俯

徐俯简介: 徐俯(1075~1141)是宋代官员和著名诗人之一。他的字是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徐俯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后来迁居德兴天门村。他是徐禧的儿子,黄庭坚的甥子。由于父亲死于国事,他被任命为通直郎,后来晋升为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年),他通过进士考试获得了进士出身的资格。三年后,他被调任为翰林学士,之后又被提升为端明殿学士,并担任枢密院的签书官,最终升任参知政事。后来,他因为表现出色被任命为洞霄宫的提举官。徐俯擅长写诗词,著有《东湖集》,但是这部作品已经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