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适的后世遗迹

后世遗迹
叶适墓和叶适祠是浙江温州市的两个历史遗迹,分别用来纪念叶适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叶适墓位于温州市海坛山南麓的慈山上。这座墓葬在早年曾被盗,但后来在墓地出土了一方青瓷墓志,现藏于温州博物馆。墓地在1952年进行了重修,但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然而,墓地在1981年又在原址东30米处进行了重修。现在的墓地面积为104平方米,坐北朝南。墓前有上下两层平台。墓丘呈圆形,直径为2.80米,四周用方形块石砌筑而成。墓前还立着一块青石墓碑,上面刻有“宋叶文定公之墓”七个字,高1.4米。

叶适祠位于温州市鹿城区金锁匙巷19号,是为了纪念叶适而建造的。原来的祠庙位于松台山麓,但在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行了重建,现在的建筑是在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的。这座祠庙采用了民居式的平方两进三间建筑,坐南朝北,采用砖木结构。

叶适是谁呢?他是宋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字是文定,因此叶适墓上的墓碑上刻有“宋叶文定公之墓”七个字。叶适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被称为“叶文定集”,包括了诗歌、散文和书信等。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豪放洒脱的风格而闻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叶适墓和叶适祠是温州市的两个重要历史遗迹,它们不仅是对叶适这位杰出人物的纪念,也是对温州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保护和修复这些遗迹,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叶适的贡献和温州的历史。同时,这些遗迹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温州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历史遗迹,传承和弘扬叶适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我们的历史文化。

诗人叶适的照片
叶适

叶适简介: 叶适(1150年5月26日—1223年2月21日),字正则,号水心居士,出生于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政论家,被世人称为水心先生。

叶适在嘉定十六年(1223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他被追赠光禄大夫,并获得谥号“文定”(也有一作忠定),因此也被称为叶文定或叶忠定。

叶适主张功利之学,反对空谈性命,对朱熹学说提出批评,被视为永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永嘉学派与当时的朱熹的理学和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时期的三大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叶适的思想也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之一。

叶适著有多部重要著作,包括《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别集》和《习学记言》等。这些著作记录了他的思想观点和政论文章,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思想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