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必大的轶事典故

轶事典故
周必大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其中,有一种酒杯名为“鹤飞盏”,斟上酒后,杯上的鹤就会飞起来,而喝完酒后,鹤就会消失。这种酒杯被称为“鹤飞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乐趣和惊喜。

另外,周必大被任命为参知政事时,朱熹在与刘子澄的信中评论说:“现在是需要下大承气汤的症状,他(指孝宗)却下四君子汤。虽然不会造成危害,但恐怕对病情也没有好处!”这段评论揭示了周必大在政治上的一些问题,他的决策可能不总是符合实际情况和需要。

据记载,周必大身材高大而脸庞清瘦,样貌如同野鹤。他在翰林院任职多年,备受赞誉。孝宗在一天退朝空闲时,感叹说:“好一个宰相!只是怕他福薄。”一个老宦官在孝宗身边说:“官家所感叹的,难道不是周必大吗?臣观察司马光的画像,也像周必大一样清瘦。”孝宗听后笑了,于是提拔了周必大。周必大此后任太平宰相,参与并闻知禅让盛事,晚年出镇长沙,退休后得享十多年的清闲福气。这段故事展示了周必大在政治上的才能和得到皇帝的赏识。

此外,周必大还在乡里建了一个名为“三忠堂”的建筑,以纪念他所敬慕的三位人物:欧阳修、杨邦乂和胡铨。这三位人物都是庐陵人,也都是周必大平生所敬慕的人。周必大撰写了关于他们的事迹的文章,这被认为是他的绝笔之作。

总的来说,周必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传说。他的鹤飞盏、大承气汤、貌类温公和敬慕三忠等事迹都展示了他的才能和个性。他的故事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乐趣,也让人们对他的人生和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诗人周必大的照片
周必大

周必大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他的祖父周诜时迁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周必大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也是“庐陵四忠”之一。

周必大擅长文词,被誉为南宋文坛的盟主。他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文人都有深厚的交情。他的文学作品包括《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周必大的政治才能也备受赞誉。他曾担任过南宋朝廷的重要职位,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忠诚和德行得到了宁宗的赞赏,宁宗亲自为他撰写了“忠文耆德之碑”,并赐谥文忠。

周必大于1204年10月25日去世,享年78岁。他的一生充满了辛勤努力和成就,为南宋的文化繁荣和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