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成就:
《秋江集》与《香草笺》是黄任的两部重要作品。黄任是一位擅长书法和诗歌创作的才子。传世的《秋江集》共有六卷,收录了黄任的九百多首诗,其中七言绝句就有六百多首,这在古今诗坛上是非常罕见的。而《香草笺》则是从《秋江集》中选取了200首诗而成,流传至今对台湾诗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台湾学者林文龙的研究,自清代以来,《香草笺》一直在台湾风靡,甚至成为书房讲授诗学的范本,以及灯会射虎的必备参考书。在诗坛上,黄任不拘泥于宗派,也不专门学习某一家的诗风,而是广泛吸收唐宋明清各家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沈德潜编纂的《清诗别裁集》中没有收录其他诗人的作品,却例外选录了黄任的六首诗;著名诗人袁枚也将黄任视为“本朝”中非凡的杰出诗人;建瓯郑方坤、长乐王元麟、永泰陈应魁等人相继为黄任的诗集作注。可见,黄任的创作在当时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影响。
除了诗歌创作,黄任在方志的编纂上也有建树。他曾受聘助修《永春州志》,后又主修《鼓山志》,再次应聘纂修《泉州府志》。这些方志的编纂工作,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黄任的诗歌作品中,有一首名为《杨花诗》的诗句引人注目。诗中写道:“行人莫折柳青青,看取杨花可暂停。到底不知离别苦,后身还去作浮萍。”这首诗以杨花入水化为浮萍的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的心弦。黄任因此被当时的诗人称为“黄杨花”。他自己在《答高姜田太守诗》中也提到了自己的杨花七字诗。
黄任的诗歌创作才华出众,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了极高的赞誉和影响。《秋江集》和《香草笺》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品,流传至今,对于台湾的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任简介: 黄任(1683-1768),字于莘,又字莘田,因喜藏砚,自号十砚老人、十砚翁,清代著名诗人,藏砚家,永福(今福建永泰县)人。他于康熙四十一年中举人,后担任广东四会知县,但不久后辞官归乡。归乡后,他的船上只装载了砚石,生活变得清苦。
黄任擅长诗歌创作,以轻清流丽的风格著称,尤其在七绝方面享有盛名。他的诗作以描绘秋江景色和香草的笺纸为主题,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秋江集》和《香草笺》。
黄任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被后人广泛传颂。他的诗风清新,语言简练,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他对砚石的痴迷,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
黄任一生坎坷,但他的诗歌才华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任被誉为清代诗坛的瑰宝,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诵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