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墓地

墓地
林则徐墓位于福州市省军区内的郊马鞍村金狮山麓,面对五凤山。墓地的平面呈如意形状,采用三合土夯筑,共有五层墓埕,面宽14.6米,纵深37米。封土隆起,形状酷似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央饰有一个直径为0.82米的圆形“寿”字。

在封土前,竖立着一块墓碑,高1.08米,宽2.55米,厚0.16米。墓碑上刻有御赐的祭文和碑文。供案桌上立着一块长方形石碑牌,上面镌刻着56个楷书字,采用传统的写法形式。读碑文时,先从中间行开始,然后向右行,再向左行,最后回到右边再向左读,以此类推。

碑牌上所列的官衔都是林则徐的,按照当时的规矩,“父以子贵”,所以父亲去世后,儿子也可以继承使用官衔。供案的左右转角柱上刻有对联:“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碑面上阴刻着:“皇清诰封资政大夫、两淮盐政、前江苏按察使晹谷林公、配陈夫人,男少穆公、妇郑夫人,出继男雨人公、妇李孺人寿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楷书,共有11行(读序自中、左、右),字径为12厘米。

碑文中的“晹谷林公”指的是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1749~1827年);“陈夫人”是林则徐的母亲陈帙(1759~1824年);“少穆公”即林则徐本人;“郑夫人”是林则徐的妻子郑淑卿(1789~1847年);“雨人公”是林则徐的弟弟林霈霖;“李孺人”是霈霖的妻子李氏。这座墓地是清道光六年(1826年)林则徐因母亲去世而守制时为其父母所建,林则徐逝世后也被葬于此地。

诗人林则徐的照片
林则徐

林则徐简介: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出生于福建侯官人(今福州),是一位汉族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他的字是元抚,又有少穆、石麟等字号。晚年时,他还有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称号。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的重要人物,被视为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的伟大民族英雄。他最为著名的功绩是虎门销烟。作为一位政治家,他曾担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等高官职位,还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

林则徐的主要思想主张包括严禁鸦片、抵抗西方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他坚决主张禁止鸦片贸易,认为鸦片是中国社会的毒瘤,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他积极推动禁烟运动,通过虎门销烟的行动,成功查禁了鸦片贸易,保护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林则徐的思想和行动深受全世界的中国人敬仰。他的抵抗外侮的精神和对中国主权的坚守,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标志。他被尊称为民族英雄,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林则徐于1850年11月22日(道光三十年)去世,享年65岁。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贡献,为中国的独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事迹和思想影响至今,被广泛传颂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