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成就:
于科技著作,内容涵盖了数学、地质学、矿物学、航海、气象、天文学等多个领域。他的翻译工作对于中国的科学启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华蘅芳的数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行素轩算稿》中,该书于1882年出版。1897年再版共收入6种书27卷。在《开方别术》等著作中,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求解整系数高次方程的整数根,被李善兰评价为比旧方法简单十倍。在《积较术》等著作中,他讨论了招差法在代数整多项式研究和垛积术中的作用,其中的“诸乘方正元积较表”和“和较还原表”在组合数学和差分理论中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数根术解》等著作中,他讨论了“筛法”,并用诸乘尖堆法证明了费马素数定理与欧拉证法相似。他的数学成就倍受当时数学界的赞誉。他的《学算笔谈》一书论述了数学理论、数学思想和学习数学的方法。这本独具特色的书在19世纪90年代再版多次,被许多学堂和书院当作数学教材,以至于“东南学子,几乎家有其书”。
华蘅芳与外国人合译出版了12种171卷近代科技著作,内容涵盖了数学、地质学、矿物学、航海、气象、天文学等多个领域。与玛高温(D.J.-MacGowan)合译的《金石识别》于1869年出版,将近代矿物学和晶体物理学知识引入中国。该书的原版是美国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代那(J.D.Dana)的《矿物学手册》(Manual of Mineralogy,1848)。随后,华蘅芳与玛高温合作将英国地质学家赖尔(C.Lyell)的《地质学纲要》(Elements of Geology)译为《地学浅释》,首次向中国介绍了赖尔的地质进化均变说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他还与傅兰雅合译了多种数学著作,介绍了代数学、三角学、微积分等,其中《决疑数学》是中国第一部概率论译著。华蘅芳追求译著文义“明白晓畅,不失原书之真意”,后人称赞他的译著“足兼信、达、雅三者之长”。华蘅芳等人的译著在中国近代科学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华蘅芳的翻译工作主要集中在科技著作上,这些著作涵盖了数学、地质学、矿物学、航海、气象、天文学等多个领域。他与外国学者合作翻译的书籍对于中国的科学启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数学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他的著作《行素轩算稿》中,该书提出了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受到了当时数学界的赞誉。华蘅芳的翻译工作和数学研究成果都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华蘅芳简介: 华蘅芳(1833—1902)是清朝江苏金匮人,字若汀。他精研数学,对格致有深刻的理解。在同治初年,他在上海创立了江南机器制造局,并得到了许多赞誉。他在翻译馆翻译了十二种书籍,包括算学和地质等领域的书籍。他先后主讲了上海格致书院、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和无锡俟实学堂,培养了许多数学人才。此外,他还与徐寿一起制造了中国自造轮船的第一艘黄鹄号轮船。华蘅芳著有《行素轩算学》、《行素轩文存、诗存》等著作,并翻译了《代数术》、《微积溯源》、《三角数理》、《合数术》、《决疑数学》等书籍。华蘅芳于1902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