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左宗棠的早年经历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经世致用之学的执着追求。
左宗棠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湘阴县左家塅,从小就展现出聪明才智和远大的志向。他在1816年随父亲到长沙读书,1827年参加长沙府试,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他不仅学习儒家经典,还广泛涉猎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方面的名著,这为他后来的军事和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30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读书,并结识了贺长龄等著名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贺长龄对左宗棠非常器重,称他为“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左宗棠的老师贺熙龄也对他非常喜爱,两人还结成了儿女亲家。这段经历使左宗棠受到了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
1831年,左宗棠进入湖南巡抚吴荣光在长沙设立的湘水校经堂学习。他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在考试中多次名列第一。1832年,左宗棠参加了在长沙举行的乡试,虽然在“搜遗”中取得了第一名,但在接下来的6年中,他三次赴京参加会试,却都未能及第。尽管科场失意,但这并没有让左宗棠放弃对经世致用之学的追求,反而更加潜心研究。他的志向和才干也得到了包括贺氏兄弟在内的许多名流显宦的认可。
1833年,左宗棠首次进京参加会试,并在北京结识了胡林翼。他写了一组诗《燕台杂感》,其中涉及了新疆的形势。1835年,左宗棠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虽然录取为湖南省第十五名,但因超额而被撤下,仅取得“誊录”的资格。然而,左宗棠并没有屈服,他辞去了官职回乡,在妻子周诒端的帮助下专心研究地理和政治。
1836年,左宗棠在湖南醴陵主讲渌江书院期间,结识了两江总督陶澍。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落榜回乡途中,在南京拜见了陶澍。陶澍主动提议让他的独子陶桄与左宗棠的长女定婚。然而,不久之后陶澍去世,左宗棠于1840年至1847年期间一直在湖南醴陵主讲渌江书院。
左宗棠的早年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经世致用之学的热爱。这段经历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品质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为他后来的军事和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左宗棠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毅力和努力,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左宗棠简介: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湘军著名将领和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出生于湖南湘阴,是汉族人,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他年轻时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并在二十岁时通过乡试中举。尽管在会试中多次落榜,但他一直对农事、舆地和兵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左宗棠后来从幕友开始崭露头角,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他在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并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他被追赠太傅,并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和贤良祠。
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著作,他的奏稿和文牍被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还编辑了《左宗棠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