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轶事典故

轶事典故
左宗棠,一个自比诸葛亮的人物。他自负自己的才智,常以“今亮”、“老亮”等自称,被人们称为诸葛亮。左宗棠在陕甘总督任内,与藩司林寿图相识。二人常一起喝酒聊天,林寿图称赞左宗棠的妙算如神,左宗棠自夸道:“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然而,当他们谈论到自称诸葛的人时,左宗棠痛责他们,林寿图则讽刺他说:“此葛亮之所以为诸(猪)也。”由此,两人结怨。左宗棠虽然自夸,但也自知有粗驳之处,努力修正自己的缺点。

左宗棠结识了陶澍,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时,经过醴陵县公馆,看到一副对联,表达了故乡人对他的敬仰和欢迎之情。他进入公馆后,看到一幅山水画上有两句小诗,表达了醴陵县山峰的傲然和陶澍的正气。陶澍想见见这诗文作者,而作者正是左宗棠。左宗棠成为陶澍的知己,两人相互欣赏。

左宗棠布衣时,林则徐就听说过他的名字。道光二十九年,林则徐在湖南途经长沙时,终于有机会见到了左宗棠。左宗棠在见到林则徐时,不慎掉入水中,湿衣爬上船后,他说:“听说古时对待士人有‘三薰三沐’的礼节,‘三沐’已然拜领,不过‘三熏’还没有。”林则徐笑着说:“你已经像只落汤鸡了,还打什么文语?快去更衣,别着凉。”两人在船上谈了很久,林则徐突然拍了拍左宗棠的肩膀,叹道:“他日完成我的志向的人,大概是你吧!”林则徐还在船上手书一联赠给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宗棠与林则徐的相遇,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左宗棠是一个自比诸葛亮的人物,他自负自己的才智,但也自知有粗驳之处。他结识了陶澍和林则徐,与他们相互欣赏,互相交流。这些经历使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努力修正自己的缺点,成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左宗棠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自信,但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诗人左宗棠的照片
左宗棠

左宗棠简介: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誉为湘军著名将领和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出生于湖南湘阴,是汉族人,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他年轻时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并在二十岁时通过乡试中举。尽管在会试中多次落榜,但他一直对农事、舆地和兵法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左宗棠后来从幕友开始崭露头角,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他在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并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他被追赠太傅,并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和贤良祠。

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著作,他的奏稿和文牍被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还编辑了《左宗棠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