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驾起轻车快驰骋,回去吊唁悼卫侯。挥鞭赶马路遥远,到达漕邑时未久。许国大夫跋涉来,阻我行程令我愁。竟然不肯赞同我,哪能返身回许地。我的内心可以毫不隐藏地展示给你们看,我怀宗国思难弃。竟然没有赞同我,无法渡河归故里。我的内心可以毫不隐藏地展示给你们看,我恋宗国情不已。登高来到那山冈,采摘贝母治忧郁。女子心柔善怀恋,各有道理有头绪。许国众人责难我,实在狂妄又稚愚。我在田野缓缓行,垄上麦子密密遍。欲赴大国去陈诉,谁能依靠谁来援?许国大夫君子们,不要对我生尤怨。你们纵有千条妙计,不如我亲自跑一遍。
注释:
载(zài):语助词。
唁(yàn):向死者家属表示慰问,此处不仅是哀悼卫侯,还有凭吊宗国危亡之意。
卫侯:指作者之兄已死的卫戴公申。
悠悠:远貌。
漕:地名,毛传:“漕,卫东邑。”
大夫:指许国赶来阻止许穆夫人去卫的许臣。
嘉:认为好,赞许。
视:表示比较。臧:好,善。
思:忧思。远:摆脱。
济:止。
閟(bì):同“闭”,闭塞不通。
陟(zhì):登。
阿丘:有一边偏高的山丘。
言:语助词。
蝱(méng):贝母草。采蝱治病,喻设法救国。
怀:怀恋。
行:指道理、准则,一说道路。
许人:许国的人们。尤:责怪。
众:“众人”或“终”。
穉(zhì):同“稚”,幼稚。
芃(péng)芃:草茂盛貌。
控:往告,赴告。
因:亲也,依靠。
极:至,指来援者的到达。
之:往,指行动。
《载驰》译文及注释详情»
这篇创作背景发生在公元前659年的卫国。根据《左传·闵公二年(前660)》的记载,当时冬天的十二月,狄人入侵了卫国。卫懿公非常喜欢养鹤,他的鹤甚至有专门的轿车供它乘坐。在即将与狄人交战之际,卫国的士兵们都戴上了甲胄,但他们却戏称这是为了让鹤也参战。然而,当狄人与卫国在荥泽展开战斗时,卫国的军队却遭到了惨败。
在卫国被狄人占领后,许穆夫人感到非常焦急和痛苦。她心急如焚,无法忍受卫国的沦陷。在这种绝望的情绪下,许穆夫人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可能是她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对卫国的忧虑,同时也可能是对卫国失去的悲伤和对未来的希望的表达。这首诗可能是她借助诗歌来宣泄自己的情感,同时也是对卫国的一种呼吁和激励,希望能够重新振兴卫国,重建家园。
《载驰》创作背景详情»
但她仍然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她用比喻的方式,将自己比作一只鸟,被困在笼中无法自由飞翔。她感叹着自己无法为国家尽忠,无法为卫国的灭亡而悲痛。她的内心矛盾和忧伤在这一章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同时也展现了她对国家的深深眷恋。
最后一章,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她用悲愤的语气,表达了对许国大夫和许穆公的不满和愤怒。她指责他们没有尽到作为国家大夫的责任,没有为国家的灭亡感到痛心。她感叹着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但她依然坚定地表示,即使面对困境,她也会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尽力而为。
通过对《鄘风·载驰》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许穆夫人对国家的深厚爱国情怀。她在矛盾冲突中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展现了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的形象。诗歌的形式和节奏也随着内容的发展而变化,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力。这首诗不仅是对国家的思考和表达,也是对个人内心矛盾和情感的抒发,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感情性。
许穆夫人,字士深,出生于松江华亭。关于她的出生和死亡的具体信息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