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原文赏析

  • lán
    huā
    màn
    ·
    lián
    jīn
    yuè
  • [
    sòng
    dài
    ]
    xīn
  • zhōng
    qiū
    yǐn
    jiǔ
    jiāng
    dàn
    weì
    qián
    rén
    shī
    yǒu
    dài
    yuè
    sòng
    yuè
    zhě
    yīn
    yòng
    tiān
    wèn
    lián
    jīn
    yuè
    xiàng
    chù
    yōu
    yōu
    shì
    bié
    yǒu
    rén
    jiān
    biān
    cái
    jiàn
    guāng
    yǐng
    dōng
    tóu
    shì
    tiān
    wài
    kōng
    hàn
    màn
    dàn
    cháng
    fēng
    hào
    hào
    sòng
    zhōng
    qiū
    feī
    jìng
    gēn
    shuí
    é
    jià
    shuí
    liú
  • weì
    jīng
    hǎi
    wèn
    yóu
    huǎng
    shǐ
    使
    rén
    chóu
    wàn
    cháng
    jīng
    zòng
    héng
    chù
    diàn
    殿
    qióng
    lóu
    xiā
    kān
    shuǐ
    wèn
    yún
    jiě
    chén
    ruò
    dào
    yàng
    yún
    jiàn
    jiàn
    gōu

原文: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相关标签:中秋节咏物月亮抒怀忧国木兰花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如果不是嫦娥“嫁”了过去,那么是谁留在月亮上??

注释:
将旦:天快亮了。
《天问》体:《天问》是《楚辞》篇名,屈原作,文中向“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用《天问》体即用《天问》的体式作词。
可怜:可爱。
悠悠:遥远的样子。
别有:另有。
光影东头:月亮从东方升起。光影:指月亮。
天外:指茫茫宇宙。
汗漫:广阔无边。
送中秋:送走了中秋明月。
飞镜:喻明月。
妲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嫦娥。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两句:意思是据人说月亮运行经过海底,又无法探明其究竟,真让人不可捉摸而发愁。谓:据说。问无由:无处可询问。恍惚:模模糊糊、隐隐约约。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三句:意思是如果月亮果真是从海底经过,就怕海中的鲸鱼横冲直撞,把月中的玉殿琼楼撞坏。长鲸:巨大的鲸鱼。纵横:横冲直撞。玉殿琼楼:代指月亮。神话传说云月亮中有华丽的宫殿名广寒宫。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两句:意思是蛤蟆本来就会游泳,月经海底对它并无妨害,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沉浮?虾蟆:蛤蟆。传说月中有蟾蜍(蛤蟆)。故:本来。堪:能够。云何:为什么。玉兔:传说中月亮上有白兔在捣药。解沉浮:识枷生,会游泳。
若道:假如。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词人,他的作品以其深情和豪放的风格而闻名。这首词是他在上饶带湖闲居时创作的,正是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他得以沉思和创作出这样一首优美的词。

辛弃疾的词作继承了《楚辞》的传统,这是一种古代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表达而著称。这首词采用了“天问体”,这是一种直接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天地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来表达词人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首词中,辛弃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水的波光粼粼,山峦的峻峭壮丽,以及花草的繁茂盛开。这些自然景观不仅仅是词人眼中的美丽风景,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和表达。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思考,辛弃疾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认为人生犹如湖水,波澜起伏,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他用“天问体”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疑问和探索,他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变幻的世界中保持自己的坚守和追求。

这首词展示了辛弃疾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追求。这首词不仅仅是一首优美的文学作品,更是辛弃疾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和词人的独特魅力。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一

起人们对月亮的种种猜测和想象,而辛弃疾在《木兰花慢》中,将这些猜测和想象融入了词中,使词作更加生动有趣。

词中的问题,既有对月亮运行轨迹的猜测,也有对月宫中嫦娥的留守的疑问。作者以幽默的口吻,将月亮比喻为飞入天空的宝镜,又以奇特的想象,提出了月亮是否被无形的长绳系住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异想天开,但却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思考,使词作更加引人入胜。

此外,词中还有对月亮形状变化的观察和猜测。作者提到月亮逐渐变成弯钩模样,这是对月相变化的描绘。辛弃疾以幽默的方式,将月亮的变化与玉兔的游泳能力联系起来,以此展示了他对月相变化的独特理解。

总的来说,辛弃疾的《木兰花慢》通过对月亮的疑问和想象,展示了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词作中的幽默和奇特的想象,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艺术享受。同时,词作中的疑问也引发了读者对月亮和自然现象的思考,使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赏析一详情»

鉴赏

《木兰花慢》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送秋词。从体裁上看,辛弃疾在这首词中创造性地采用了问句形式,打破了上下片换意的定格,向明月提出了九个问题。这种创新的艺术气魄展现了作者的大胆和不拘一格。同时,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了豪纵激宕的感情,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辛弃疾还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使词更能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了磅礴的气势。

从内容上看,《木兰花慢》与前人的诗词有所不同。前人写月多是思乡、怀人、吊古之情,而辛弃疾在这首词中抛开了这些,将有关月亮的深沉的富有哲理性的思考和神话传说融汇交织,创造出一幅深邃而美丽的神奇画卷。作者以明月西沉为起点,展开了瑰丽奇特的想象,从太空到海底,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反映了作者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与思索,并作出了大胆的猜测。这些问题中有许多与现代科学相符,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辛弃疾在发问中巧妙地编织了神话传说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广寒宫等形象,创造出丰富绚烂、神奇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这使人在对神秘宇宙的探索思考中同时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不失为一篇咏月的佳作。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鉴赏详情»

赏析二

灵活自由。全篇设问,使读者产生思考和联想的空间,增加了词的韵味和趣味。



三是情感真挚深沉。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词中的月亮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思绪的源泉。作者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词中的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共鸣和感动。



总之,《木兰花慢》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词篇。作者在构思、神话传说的安排和情感表达上都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创造力。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和联想,词中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词不仅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而且在情感上也给人以深深的感动和思考。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赏析二详情»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照片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原名坦夫,后改名幼安,又有别号稼轩,是汉族,出生于历城(今山东济南)。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地区已经被金兵占领。

辛弃疾在21岁时参加了抗金义军,不久后回到南宋。他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等地的安抚使职位。一生致力于抗金事业,曾上书《美芹十论》和《九议》,提出了战守之策。他的词作表达了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了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进行了谴责。同时,他也创作了不少描写祖国河山的作品。他的词题材广泛,善于运用前人典故,风格既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时执政者的主和派政见不合,他后来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辛弃疾的一生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的巨星。

猜您喜欢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

宋代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代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题君用山园)

宋代 辛弃疾

曾与东山约。为倏鱼、从容分得,清泉一勺。堪笑高人读书处,多少松窗竹阁。甚长被、游人占却。万卷何言达时用,士方穷、早去声与人同乐。新种得,几花药。
山头怪石蹲秋鹗。俯人间、尘埃野马,孤撑高攫。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觉云生两脚。更换却、朝来毛发。此地千年曾物化,莫呼猿、且自多招鹤。吾亦有,一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