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鸭》原文赏析

  • huà
  • [
    yuán
    dài
    ]
    jiē
  • chūn
    cǎo
    hái
    shēng
    chūn
    chú
    yǎng
    jiàn
    chéng
  • róng
    róng
    máo
    yìng
    jiě
    míng

原文: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相关标签:古诗三百首题画田园

译文及注释

春草细还生,春雏(chú)养渐成。
细:这里指刚出土的小草细嫩、细小。春雏:这里指春天刚孵出不久的小鸭。 雏:鸡、鸭及禽类的幼子。

茸(róng)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茸茸:柔软纤细的绒毛。这里指小鸭子还没长出翎毛前的细小茸毛。应:应该,应当。这里含有推测、猜想的意思。解:懂得。 自呼名:呼唤自己的名字。

注释:
- 春草细还生:春天的草长得细嫩。
- 春雏(chú)养渐成:春天孵出的小鸭慢慢长大。
- 细:形容刚出土的小草细嫩、细小。
- 雏:鸡、鸭及禽类的幼子。
- 茸(róng)茸毛色起:柔软纤细的绒毛开始长出。
- 应解自呼名:应该能够懂得自己的名字并呼唤。 《画鸭》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细:这里指刚出土的小草细嫩、细小。这个词用来形容小草的状态,表示它们刚刚长出来,非常嫩细。

春雏(chú):这里指春天刚孵出不久的小鸭。雏是指鸡、鸭及禽类的幼子,这个词用来形容刚孵出来的小鸭子。

茸茸 (róng róng):柔软纤细的绒毛。这里指小鸭子还没长出翎毛前的细小茸毛。茸茸形容小鸭子的绒毛非常柔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应:应该,应当。这里含有推测、猜想的意思。作者认为小鸭子应该懂得自己的名字,因为它们是自己的名字,所以应该能够听懂。

自呼名:呼唤自己的名字。这里指小鸭子能够听懂并回应自己的名字。自呼名表示小鸭子能够听到别人叫它的名字,并且回应。 《画鸭》注释详情»

简析

这篇文章是对一首题画诗的简析。诗中描述了一幅画面,画面上画着小鸭和嫩草等景物。尽管画面栩栩如生,但是静止无声的。诗人通过诗的形式,将静态的画面描绘成了动态的场景,赋予了无声之物以声音。这需要画题者具备艺术才能。这首诗是根据诗人的观察、体会和想象,将画题活了起来。诗的主要内容是描述春草正在生长,尽管细嫩,但正在成长。同时,刚孵出的小鸭也在逐渐成长,它们的绒毛已经能辨别出不同的颜色,不停地发出“鸭鸭”的叫声,可能是懂得呼唤自己的名字了。整首诗富有儿童情趣。 《画鸭》简析详情»

元代诗人揭傒斯的照片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是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他的字是曼硕,号贞文,出生在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由于家境贫寒,他努力学习,成为大德年间的才子。后来他开始游历湘汉地区。

延佑初年,揭傒斯凭借自己的才华被布衣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之后,他三次进入翰林,先后担任应奉翰林文字、奎章阁经郎和翰林待制等职位。他还被封为豫章郡公,并担任集贤学士和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的职务。他还负责修订辽、金、宋三史,并担任总裁官。

揭傒斯的代表作品是《辽史》,他在完成这部作品后因患寒疾而在史馆去世。他被追谥为文安,并留下了《文安集》这部作品。他的文风简洁严整,诗作清婉丽密。他还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许多朝廷的典册都是他亲手书写的。他与虞集、杨载、范梈一起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同时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为“儒林四杰”。

猜您喜欢

摸鱼儿·东皋寓居

宋代 晁补之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无人独舞。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山行

唐代 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田园乐七首·其五

唐代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