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早晨的江岸边红红的太阳当空朗照;傍晚时分,江面上空风起云涌,骤雨袭来。
幸亏碰上了已经相识的邻家女子,两只莲舟并在一起,这样就不怕风吹雨打了。
注释:
采莲词:六朝乐府已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等。唐代《采莲子》七言四句带和声,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看出受民歌的影响。
沙头:即江岸,因为江岸常有河沙淤积,故称。
赖:亏得,幸好。
莲舟:采莲的船。南朝梁萧子范《东亭极望》诗:“水鸟衔鱼上,莲舟拂芰归。”
《采莲词》译文及注释详情»
常壮观的。这种情景的描写,展现了采莲女的勇敢和坚韧不拔的品质。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写了采莲女们在风浪中的奋力拼搏。“一叶扁舟轻帆卷,荷花深处采莲人。”这两句写出了她们船只的轻盈和灵活,以及她们在荷花深处采莲的决心和毅力。“采莲人”这个词的运用,使得整个诗歌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突出了采莲女们的身份和使命。
最后两句诗,写出了采莲女们战胜风浪后的喜悦和归程。“归来骑马莫相送,送君千里暮云中。”这里的“归来”和“送君”表明她们已经成功采莲,准备返回家园。而“骑马莫相送”则表达了她们的自信和独立,不需要他人的陪伴和送行。“千里暮云中”则给人以遥远和神秘的感觉,也暗示了她们的归途并不平坦,但她们并不畏惧,勇往直前。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群采莲女在风浪中的奋斗和胜利。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她们的勇敢、坚韧和团结,同时也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和敬意。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写方式,为我们展示了采莲女的英勇形象,让人们对她们的辛勤劳动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产生了深深的敬佩和感动。
根据提供的内容,可以整理和补充如下:
张潮(一作张朝)是唐代诗人,出生地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他的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唐肃宗李亨和代宗李豫的统治时期。在《全唐诗》中,仅存有五首他的诗作,其中一首《长干行》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李白或李益的作品。
张潮的诗作中,除了一首《采莲词》是描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他的作品都是抒发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可以明显看出他受到南方民歌的影响。不仅《采莲词》和《江南行》明显受到民歌的影响,其他三首诗也都采用了白描手法和歌行体。这些诗作主要描写商人妇的思想感情,表明他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
根据《唐诗纪事》和《全唐诗》的记载,张潮被认为是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中的一位处士。而《闻一多全集·唐诗大系》将他排列在张巡之前,常建之后。
关于张潮的出生和死亡年份,目前没有提供具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