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中秋月》原文赏析

  • zhōng
    qiū
    yuè
    ·
    zhōng
    qiū
    yuè
  • [
    míng
    dài
    ]
    yǒu
    zhēn
  • zhōng
    qiū
    yuè
    yuè
    dào
    zhōng
    qiū
    piān
    jiǎo
    jié
    piān
    jiǎo
    jié
    zhī
    duō
    shào
    yīn
    qíng
    yuán
    quē
  • yīn
    qíng
    yuán
    quē
    xiū
    shuō
    qiě
    rén
    jiān
    hǎo
    shí
    jié
    hǎo
    shí
    jié
    yuàn
    nián
    nián
    cháng
    jiàn
    zhōng
    qiū
    yuè

原文: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相关标签:婉约中秋节月亮

译文及注释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中秋月:指中秋节时的明亮月亮。
偏皎洁:特别明亮。
知他多少:知道它有多明亮。
阴晴圆缺:指月亮的不同形态,包括阴天、晴天、圆月和缺月。
休说:不必说。
且喜人间好时节:暂且高兴地享受人间美好的时节。
愿得年年:希望每年都能。
常见中秋月:经常看到中秋节时的明亮月亮。 《中秋月·中秋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皎洁:形容月光明亮。



注释:皎洁一词用来形容月光,表示月光明亮、清澈。它常用来描绘夜晚的景象,形容月亮散发出明亮的光芒,照亮周围的一切。这个词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用来营造出浪漫、神秘的氛围。 《中秋月·中秋月》注释详情»

评解

这篇词的声律非常有趣。上片与《忆秦娥》完全相同,下片只在末句多了一个字。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环的结构,使下片的首句与上片的末句呼应,同时下片的末句与上片的首句相连,形成了一种回文的效果。这种结构虽然简单,但却展现了作者的巧思和匠心。 《中秋月·中秋月》评解详情»

明代诗人徐有贞的照片
徐有贞

徐有贞(1407~1472)是明代文臣,出生于吴县(今江苏苏州),初名珵(chéng),字元玉,号天全。他的外祖父是祝允明。宣德八年(1433年)他中进士,被授予翰林编修的职位。由于他参与了英宗复位的计划,被封为武功伯兼华盖殿大学士,并负责管理文渊阁的事务。后来他诬告杀害了于谦、王文等人,独揽大权。由于与石亨、曹吉祥等人产生了敌意,他被任命为广东参政。然而,后来他被石亨等人陷害,被命令迁徙到金齿(今云南保山)作为平民。石亨失败后,他得以回归。成化初年,他再次担任官职的希望渺茫,于是开始四处流浪。他的书法古雅雄健,山水画作清劲不凡,还著有《武功集》。最终,徐有贞于1472年去世。

猜您喜欢

霜月

唐代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楼高 一作:楼南 / 楼台)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代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普天乐·咏世

元代 张鸣善

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