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夜玩月》原文赏析

  • yuè
    shí
    wán
    yuè
  • [
    táng
    dài
    ]
    bái
  • xún
    cháng
    sān
    shì
    chán
    juān
  • zhì
    zhōng
    qiū
    mǎn
    hái
    shèng
    bié
    yuán
  • qīng
    guāng
    níng
    yǒu
    lòu
    hào
    shuǎng
    yān
  • rén
    jiē
    wàng
    nián
    lái
    yòu
    nián

原文: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相关标签:月亮节日

译文及注释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寻常:平常。三五:一十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通常称为“望日”,此日当太阳西下时,月亮正从东面升起,呈现出日月东西相望的情景。婵娟:本意指女子容貌姿态的美好,此处借指月光柔曼秀美。有时即以“婵娟”代指月亮。

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
中秋:本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此处扩展其意指八月十八日。

清光凝有露,皓魄爽无烟。
皓魄:皎洁的月亮。魄通霸,是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此处代指月亮或月光。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

注释:
1. 寻常三五夜:通常的十五日夜晚。
2. 婵娟:指月光美丽动人。
3. 中秋满: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可以指八月十八日。
4. 还胜别夜圆:指中秋之夜的月亮更加圆满。
5. 清光凝有露:指月光清澈明亮,仿佛凝结成露水。
6. 皓魄爽无烟:指月亮明亮洁白,没有一丝烟尘。
7. 自古人皆望,年来又一年:自古以来,人们都期待着中秋之夜的到来,每年都是如此。 《八月十五夜玩月》译文及注释详情»

注释

寻常:平常。指平时的状态或情况。

三五:一十五,指农历每月十五日,通常称为“望日”,此日当太阳西下时,月亮正从东面升起,呈现出日月东西相望的情景。

婵娟:本意指女子容貌姿态的美好,此处借指月光柔曼秀美。有时即以“婵娟”代指月亮,苏轼《水调歌头》中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之句。

中秋:本为农历八月十五日,此处扩展其意指八月十八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通常会赏月、吃月饼、团圆等。

皓魄:皎洁的月亮。魄通霸,是月始生或将灭时的微光,此处代指月亮或月光。形容月亮明亮洁白的光芒。 《八月十五夜玩月》注释详情»

简析

这段内容简要介绍了一首赏月诗《玩月指》的特点和主题。诗歌以通俗平易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八月十五之夜的月景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神采飘逸的写意画。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日月常存、人生易逝这种自然规律的深沉感叹。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示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又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八月十五夜玩月》简析详情»

栖白

栖白是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越中(今浙江)。他常与李频、许棠、姚合、李洞、贾岛、无可等诗人往来赠答,与他们有密切的交流。在唐宣宗大中年间,他住在京城的荐福寺,担任内供奉的职务,并被赐予紫袈裟。

栖白擅长诗歌创作,他对于吟咏诗歌有着苦心钻研的态度。他的诗作被时人张乔称为“篇章名不朽”,可见其诗才非常出众。《全唐诗》收录了他的诗作共计16首。

尽管关于栖白的生平和事迹的资料有限,但他作为唐代诗人的一员,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与其他诗人的交流和赠答,也展示了唐代诗人之间的互动和创作氛围。

猜您喜欢

满江红·中秋夜潮

宋代 史达祖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唐代 权德舆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宋代 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