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中秋夜潮》原文赏析

  • mǎn
    jiāng
    hóng
    ·
    zhōng
    qiū
    cháo
  • [
    sòng
    dài
    ]
    shǐ
  • wàn
    shuǐ
    guī
    yīn
    cháo
    xìn
    yíng
    yīn
    yuè
    piān
    zhī
    dào
    liáng
    qiū
    bàn
    dǒu
    chéng
    shuāng
    jué
    yǒu
    zhǐ
    jīn
    jìng
    jìng
    rén
    jué
    yín
    jué
    xiǎng
    jīn
    jiàn
    cháng
    é
    chén
    yuān
    xuě
  • guāng
    zhí
    xià
    jiāo
    lóng
    xué
    shēng
    zhí
    shàng
    chán
    chú
    duì
    wàng
    zhōng
    tiān
    dòng
    rán
    shuā
    néng
    fěn
    dài
    beī
    biàn
    便
    tūn
    yuè
    dài
    míng
    cháo
    shuō
    ér
    cáo
    xīn
    yìng
    zhé

原文: 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龙穴;声直上,蟾蜍窟。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待明朝说似与儿曹,心应折!


相关标签:豪迈中秋节写水月亮兴衰满江红

译文及注释

译文:滔滔江河归大海,而海水的潮涨潮落,皆与月亮的圆缺有关。偏偏只等到,过了半个秋天的时候,拼成明亮的圆月和壮观的潮水。这时,月亮好像经过什么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后,越发显得明亮澄圆。江潮到来就像银河被人挖开了一个决口那样,奔腾而下,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宫中的嫦娥。

月光普泻,直照海底的蛟龙窟穴。潮声直展蟾蜍藏身的月官。月夜太空素光皓洁,而浩瀚海面又白浪如雪,广阔天地间洁净澄澈,犹如用刷子刷洗了一般。一腔激气直冲云霄,似乎能驱走月中的粉黛。他举杯酌酒,似乎一口气就能吞下吴越两国。若是明日把我今夜观潮所见之奇景与所生之豪情说与儿辈听听,那他们也会为之心胆惊裂啊!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阴:指低凹处。
潮信:即潮。因其来时有定时,故称“潮信”。
半破:指半轮月亮。
斗成:拼成。双绝:指圆月和潮水。
金镜:比喻月亮。
拏攫(ná jué):夺取。擎同拿。
子胥:伍子胥,春秋时吴国大夫。
沉冤:久未昭雪的冤屈,指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而赐其宝剑,令其自刎。
蛟龙穴:传说水底有蛟龙居住的宫殿,即龙宫。
声直上:指潮水的涛声。
蟾蜍窟:即月宫。古代传说月中有蟾蜍,蟾蜍即蛤蟆。
洞然:洁净的样子。刷:刷去污垢。
粉黛:粉敷面而助白,黛画启而增黑,都是妇女使用的妆饰品。
“举杯”句:指吴王夫差杀死伍子胥和越王勾践杀死大夫文种的事,是对他们杀害大臣的谴责。
说似:讲论。儿曹:儿辈。
心应折:江淹《别赋》:“使人意夺神孩,心拆骨惊。”心折,中心摧伤,即憾动了心灵。 《满江红·中秋夜潮》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中秋海潮是一幅壮观的自然景象,早在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就对这一景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描绘。苏轼在《八月十五看潮五绝》中写道:“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表达了他对中秋夜潮的独特感受。南宋辛弃疾也在《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等作品中,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潮水的浩荡气势。

而史达祖的《满江红》则是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词风。这首词以“中秋夜潮”为题,通过描绘夜潮的浩荡气势和皓洁的中秋月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激情。读者在阅读这首词时,仿佛能够听到钱塘潮声的回荡,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力量和美感。

中秋海潮作为一种自然景观,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文人雅士们灵感的源泉。他们通过对中秋夜潮的观察和描绘,将自然景观与自己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中秋夜潮的壮丽景象,也传递了作者对生活和情感的独特理解,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满江红·中秋夜潮》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明亮洁净。而“无人知,独自照江潮”则是写潮水,它在月光的照射下,独自涌动,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力量和美丽。这两句描写了月亮和潮水的独特之处,也展示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满江红,满江红,潮水连天走不尽”则是写潮水的浩荡气势。潮水如红色的浪花一样,滔滔不绝地涌动,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填满。这种气势之大,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无穷的魅力。而“满江红”这个词语的重复使用,更加强调了潮水的壮丽景象。



最后两句“江山如画,一片红心向天开”则是写中秋的美景。江山如画,指的是江边的山水景色,而一片红心则是指中秋的圆月。这里的红心向天开,既是形容月亮的明亮和美丽,也可以理解为中秋的喜庆和团圆之意。整首词通过对潮水和月亮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中秋的美好寓意,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和激情。



总的来说,史达祖的《满江红》是一首描写中秋夜潮的词,通过对潮水和月亮的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中秋的美好寓意。同时,词中融入了作者的豪情和激情,使整首词充满了激荡今古的豪气。这首词的语言铿锵有力,意境深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读后令人仿佛置身于中秋夜潮的壮丽景象之中。 《满江红·中秋夜潮》赏析详情»

史达祖

史达祖(1163~1220年),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他一生未中第,早年曾担任过幕僚职务。在韩侂胄当国时,史达祖是他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写文书。然而,韩侂胄失败后,史达祖被牵连受到黥刑的惩罚,最终在贫困中去世。

史达祖的词作以咏物为主题,其中不乏对自身身世的感慨。他还在宁宗朝北行使金,这一部分的北行词充满了对家国沉痛的思念之情。现今传世的作品有《梅溪词》,共存有112首词。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唐代 权德舆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宋代 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

宋代 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