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剑篇 / 宝剑篇》原文赏析

  • jiàn
    piān
    /
    bǎo
    jiàn
    piān
  • [
    táng
    dài
    ]
    guō
    zhèn
  • jūn
    jiàn
    kūn
    tiě
    feī
    yán
    yān
    hóng
    guāng
    rán
  • liáng
    gōng
    duàn
    liàn
    fán
    nián
    zhù
    bǎo
    jiàn
    míng
    lóng
    quán
  • lóng
    quán
    yán
    shuāng
    xuě
    liáng
    gōng
    juē
    tàn
    jué
  • liú
    xiá
    lián
    huā
    cuò
    lòu
    jīn
    huán
    yìng
    míng
    yuè
  • zhèng
    féng
    tiān
    xià
    fēng
    chén
    xìng
    zhōu
    fáng
    jūn
    shēn
  • jīng
    guāng
    àn
    àn
    qīng
    shé
    wén
    zhāng
    piàn
    piàn
    绿
    guī
    lín
  • feī
    zhí
    jié
    jiāo
    yóu
    xiá
    céng
    qīn
    jìn
    yīng
    xióng
    rén
  • yán
    zhōng
    zāo
    juān
    líng
    luò
    piāo
    biān
  • suī
    chén
    mái
    suǒ
    yòng
    yóu
    néng
    chōng
    tiān

原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
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相关标签:托物言志豪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你难道没有看到昆吾的宝石被炼成宝剑,通红的炉火,剑锋上射出紫色的光焰?
良工巧匠们不知经过多少年的锻造冶炼,才铸出这把无双的宝剑名曰龙泉。
剑工自己也得意非凡地惊叹,锃亮得如雪如霜寒芒四闪。
像琉璃玉匣里吐出一朵白莲,剑柄上的金环是日月的光辉镀染。
此剑出世,正逢天下没有战争,好庆幸被君子佩带防身。
耀眼的剑芒像青蛇游动,鞘上的花纹如浮起绿色的龟鳞。
不只是游侠们见了十分珍爱,英难豪杰亦曾格外钟情。
为什么要一个劲儿地说它曾中途遭到抛弃,飘零沦落在荒凉的古狱旁边呢?
虽然被泥土掩埋不能发挥作用,但其赫赫剑气形成的不凡光焰仍然夜夜照亮了夜空。

注释:
古剑:指古代著名的龙泉宝剑。
昆吾:传说中的山名。相传山有积石,冶炼成铁,铸出宝剑光如水精,削玉如泥。石为昆吾,剑名昆吾,皆以山得名。铁冶:即冶铁的工场。炎:指火光上升。
红光:指火光。紫气:即剑气。赫然:光明闪耀的样子。
凡:即共,一作“经”。
龙泉:龙泉县有水,曾有人就此水淬剑,剑化龙飞去,因此此剑便名龙泉剑(《太平鬟宇记》)。
咨嗟:即赞叹。
错镂:指错彩、镂金。金环:指刀剑上装饰的带金的环。映:一作“生”。
风尘:指烽烟,借指战争。
幸:庆幸。周防:即周密防卫。周:一作“用”。
黯黯:通“暗暗”,指幽暗而不鲜明。
文章:指剑上的花纹。
直:通“只”。游侠子:指古代那些轻生重义、勇于救人急难的英雄侠士。
曾:一作“常”。
中路:即中途。弃捐:指抛弃。
“零落”句:据《晋书·张华传》载,晋张华见天上有紫气,使雷焕察释。雷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使雷焕寻剑,雷焕于丰城县狱屋基下掘得一石函,中有双剑,上刻文字。 《古剑篇 / 宝剑篇》译文及注释详情»

创作背景

这篇创作背景是关于一首传说中是郭震在受到武则天召见时所写的诗。根据《唐诗纪事》的记载,郭震是通泉尉,他的性格豪爽,行事果断,不拘小节。武后得知他的为人,决定召见他以了解更多。在与武后交谈后,武后对他的才华感到惊讶。她要求郭震展示他的文章才能,其中包括了《宝剑篇》。武后阅读后赞叹不已,并下诏示学士李峤等人。这个背景为这首诗的创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古剑篇 / 宝剑篇》创作背景详情»

赏析

术效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首先,诗人通过借用干将铸剑的故事,将自己与龙泉宝剑相比,表达了自己的自信和自豪。他认为自己具备优秀的素质和卓越的才华,就像干将和欧冶子一样,能够创造出宝剑这样的杰作。

其次,诗人赞美了龙泉宝剑的形制和品格。他用形容词描绘宝剑的美丽和高贵,表达了对宝剑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赞美宝剑在太平年代的作用,表达了自己对侠义精神和正直操守的追求。

然而,诗人也表达了对宝剑沦落的感慨和不平。他认为宝剑的沉寂只是暂时的,它终将重新被发掘出来,展现出它的光芒。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被埋没的人才的关注和呼吁,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发现和挖掘那些隐藏在底层的人才。

整首诗的艺术特点在于气势豪放和风格不拘一格。诗人不求技巧,不受拘束,他追求的是意境的明确和情感的奔放。通过夸张和想象,他创造出了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形象世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借咏龙泉宝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自信和自豪,对侠义精神和正直操守的追求,以及对被埋没的人才的关注和呼吁。诗人的豪放风格和明确的主题思想使得这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意义。 《古剑篇 / 宝剑篇》赏析详情»

郭震

郭元振(656年-713年),字元振,以字行,是唐朝的一位著名将领和宰相。他出生在魏州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郭元振是进士出身,曾任通泉县尉。后来,他得到了武则天的赞赏,并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在这个职位上,他提出了离间计,成功地引发了吐蕃的内乱。

唐玄宗在骊山举行了一次讲武活动,郭元振因为军容不整的罪名被流放到新州。在前往赴任饶州司马的途中,他因为抑郁病而去世。

郭元振是唐朝历史上备受赞誉的将领之一,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被誉为名将。他的离间计对于吐蕃的内乱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他的生平事迹也受到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他在唐玄宗面前的表现不够好,导致了他的流放和死亡。

总的来说,郭元振是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唐朝将领和宰相,他的一生充满了荣耀和挫折。他的贡献和传奇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猜您喜欢

水调歌头·多景楼

宋代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缈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宋代 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寒蛩 一作:寒虫)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宋代 刘克庄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花骢喷,鸣鞭电抹,乌丝阑展,醉墨龙跳。牛角书生,虬髯豪客,谈笑皆堪折简招。依稀记,曾请缨系粤,草檄征辽。
当年目视云霄。谁信道凄凉今折腰。怅燕然未勒,南归草草,长安不见,北望迢迢。老去胸中,有些磊块,歌罢犹须著酒浇。休休也,但帽边鬓改,镜里颜凋。